[实用新型]一种防潮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79977.5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州罗宾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F26B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3507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太阳能电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包括蓄电池、电动机、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轴、固定支架和风扇,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板的一端,所述蓄电池的一侧电性连接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加热棒,蓄电池给电加热棒通电加热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烘干,有效的起到防潮作用,通过装设电动机,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经过齿轮件的动力传递带动风扇旋转进行通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一种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的用电设备。
常见的充电桩都是直接接触空气的,空气中带有水分子,无法防潮的充电桩容易受潮,影响正常使用,且常见的充电桩缺少通风结构,在除湿以后无法进行通风换气,时间长久内部零件容易锈蚀,降低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防潮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防潮和缺少通风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太阳能电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包括蓄电池、电动机、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轴、固定支架和风扇,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板的一端,所述蓄电池的一侧电性连接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内部啮合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中间啮合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啮合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表面套接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固定链接有空气滤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固定连接在隔热板的一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电加热棒。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传动链条。
优选的,所述传动链条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链条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装设有限位卡块,且第二传动轴表面的限位卡块转动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连接在蓄电池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潮充电桩设置有电加热棒,蓄电池给电加热棒通电加热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烘干,有效的起到防潮作用,通过装设电动机,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经过齿轮件的动力传递带动风扇旋转进行通风。
(1)该防潮充电桩设置有电加热棒,通过蓄电池给电加热棒进行加热对充电桩本体内部进行烘干,有效的起到防潮作用。
(2)该装置通过充电桩的顶端装设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经过齿轮件的动力传递带动风扇旋转进行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全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局部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上A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州罗宾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盘州罗宾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9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