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8630.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7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维拓(中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2/84;E04B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旭;曹正建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心 保温 外墙 用拉结件 | ||
一种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包括两个交叉连接的拉结主体,所述拉结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拉结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拉结杆两端的弯钩部,其中,一个所述拉结主体中的所述拉结杆与另一个所述拉结主体中的所述拉结杆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垂直交叉连接的拉结主体依次连接承重层、保温层和饰面层,并利用设置在拉结杆两端的弯钩部拉结混凝土中的钢筋网片,减少了墙板脱落的可能性,且三角桁架结构较其他产品受力性能好,结构稳定,有助于抵消混凝土的内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属于建筑预埋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夹心保温外墙由饰面层、保温层和承重层组成。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逐渐推广,保温层通常夹在饰面层和承重层中间,三者之间使用拉结件连接,这种结构既保证了夹心保温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又确保了保温层的防火性能,同时达到了保温层与外墙同寿命的目的。
传统的拉结件为玻璃纤维材质的拉结件。玻璃纤维材质为脆性材料,且防火性差,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拉结件装入后会额外承受混凝土的内力作用,容易发生开裂,严重时会造成外墙脱落,另外其锚固能力较弱,拉结件容易从混凝土中拔出。
上述结构的夹心保温外墙的生产安装如下:先在钢模板中放入钢筋网片,浇筑一定量混凝土后加入保温材料,然后在保温层开孔后插入玻璃纤维材质的拉结件,使拉结件穿透保温层并进入下层混凝土,在保温层上再次铺设钢筋网片,随后浇筑上层混凝土。这种连接方式需要采用大量的玻璃纤维拉结件,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且需要在混凝土未凝固前插入拉结件,混凝土凝固后拉结件可能偏离其设计的位置,导致拉结件不能垂直墙体,减弱拉结件承受风吸风压等垂直于墙体的拉/压力以及墙体自重产生的剪力的能力,增大了外侧墙体脱落的可能性。
玻璃纤维拉结件的特性使得其一般应用在300mmx625mm的栅格中,对于特殊环境栅格要减小到200mmx200mm,且其仅适用于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复合墙板内外页板中间空腔间距不大于100mm的结构,应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通过两个垂直交叉连接的拉结主体依次连接承重层、保温层和饰面层,并利用设置在拉结杆两端的弯钩部拉结混凝土中的钢筋网片,减少了墙板脱落的可能性,且三角桁架结构较其他产品受力性能好,结构稳定,有助于抵消混凝土的内力。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在普通全预制夹心保温外墙之外,还可应用于承重层现浇,饰面层和保温层进行预制的墙体中。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所述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包括两个交叉连接的拉结主体,所述拉结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拉结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拉结杆两端的弯钩部,其中,一个所述拉结主体中的所述拉结杆与另一个所述拉结主体中的所述拉结杆垂直设置。
为了减小冷热桥,提高抗火耐高温性能,所述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由折弯后的圆形不锈钢棒组成,所述圆形不锈钢棒的直径为5.0mm、6.5mm、8.0mm、8.5mm或10.0mm。
优选地,两个所述拉结主体均包括一个拉结杆,两个所述拉结主体中的所述弯钩部的弯折方向均相同,且所述弯折方向与两个所述拉结杆所在平面垂直。
优选地,两个所述拉结主体均包括两个所述拉结杆,所述弯钩部为所述拉结杆的两端的第一弯钩部和第二弯钩部,每个所述拉结杆上的所述第一弯钩部均朝向另一个所述拉结杆弯折,且弯折后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端,每个所述拉结杆上的所述第二弯钩部均朝向远离另一个所述拉结杆的方向弯折。
为了便于将连接点预埋在承重层或饰面层中,以提高其承受力,两个所述拉结主体的连接点与所述夹心保温外墙用拉结件一端端点之间的距离为40mm-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维拓(中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力维拓(中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8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的肿瘤标本留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滚筒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