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8096.1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晨光 |
主分类号: | F03B1/00 | 分类号: | F03B1/00;F03B11/00;F03B13/00;F04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压力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属于有压气体回收发电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设备造价高,成本居高不下,技术难以推广实施。包括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压力容器进气阀、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排气阀、压力容器进水阀、压力容器排水阀、分水缸、水轮发电机组、排气中转罐,其特点是:所述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进气阀打开后,原有天然气管网调压器管线进气阀关闭,调压器管线排气阀关闭;所述气体从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进气阀,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低进高出,所述天然气通过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排气管道,通过压力容器进气阀进入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已经提前充满液态工质,液态工质受到气体压力挤压后通过压力容器排水阀、排水管道进入分水缸,高速射流冲击水轮机转轮同轴带动发电机旋转输出电能,该装置简单实用,造价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压气体回收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并转换成电能的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天然气压力能回收技术,多采用汽轮透平机、螺杆膨胀机、气动马达等多种气动机械为基础的技术路线进行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的技术研发,但是因为天然气气体成分复杂,杂质比较多,而大部分气动机械的精密度比较高,难以适应天然气气体的实际工况,所以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技术难以推广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不仅能够高效率回收天然气管网的压力能,而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包括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压力容器进气阀、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排气阀、压力容器进水阀、压力容器排水阀、分水缸、水轮发电机组、排气中转罐;所述在天然气管网原有的调压管线中,调压管线进气阀、调压器、调压管线排气阀,可实现天然气调压功能,但无法实现天然气管网压力能的回收;所述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采用旁通的方式接入原有的调压管线中的前后端,其特点是:所述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进气阀打开后,原有天然气管网调压器管线进气阀关闭,调压器管线排气阀关闭;所述气体从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进气阀,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低进高出;所述天然气通过气体杂质重力分离器排气管道,通过1号压力容器进气阀进入1号压力容器;所述1号压力容器已经提前充满液态工质,液态工质受到气体压力挤压后通过1号压力容器排水阀、排水管道进入分水缸,高速射流冲击水轮机转轮同轴带动发电机旋转输出电能;所述1号压力容器内的液态工质下降到一个适当的液位时,进气阀会关闭,排水阀会延时关闭;所述1号压力容器的排水阀关闭前,2号压力容器的进气阀,排水阀也会在适当的时间由控制系统给信号开启,2号、3号、4号…压力容器会重复1号压力容器的所有动作,以保证水轮机喷嘴射流持续稳定;所述压力容器可设置多组,以保证其循环往复,不间断的工作;所述1号压力容器的液态工质下降到液位下限值时,控制系统给1号压力容器的排水阀信号,1号压力容器的排水阀关闭;所述1号压力容器要开始进行主动排气,1号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打开,气体通过排气阀,排气管道进入排气中转罐;所述排气中转罐内设置有杂质分离、脱液、调压、气体品质检测功能、符合要求的气体通过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装置排气阀进入输气管网,完成调压发电的过程;所述1号压力容器经过主动排气后,1号压力容器内气体压力下降到和输气管网的压力相等时,开始被动排气;所述1号压力容器的进水阀打开,水箱内的液态工质压力略高于1号压力容器和输气管网的气压;所述水箱内的液态工质会进入1号压力容器,将1号压力容器的气体排出到输气管网,直至将1号压力容器充满液态工质;所述1号压力容器内的液位达到上限时,1号压力容器的排气阀关闭,进水阀关闭,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所述水箱由分水缸、水轮发电机组等组成;所述水箱既是储水耐压容器,还是水轮机发电机组的机壳,水箱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所述水箱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储水罐;
所述水箱为地面下构筑的密封储水仓;
所述水箱为地面上构筑的密封储水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晨光,未经王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8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压板用紧固件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逆液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