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胆漏T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7572.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萧岗;鲁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胆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胆漏T管,包括短臂和长臂,短臂的一端与长臂中间部位垂直连接;短臂安装在胆管内,长臂穿过人体,长臂另一端设置在人体外部;短臂内设置有贯穿短臂两端的短臂通道,短臂通道与短臂端面连通的开口为正进液口;长臂内设置有贯穿长臂两端的长臂通道;长臂通道与短臂通道相连通;短臂的侧壁上开设一侧进液口,侧进液口与短臂通道连通;长臂通道内设置有堵塞气囊,用于堵塞长臂通道;长臂外固定套设有一固定气囊,用于固定T管与胆管的连接位置;该T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密封性强,操作简便,T管与胆管连接紧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胆漏T管。
背景技术
胆总管切开术后常规需留置T管,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引流及胆道减压、观察有无胆道出血、便于术后残石的取出等。T管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与短臂中部垂直连接,构成管腔互通的T形。然而,随着患者术后腹壁的起伏运动,留置的T管短臂极易被推至胆管对侧壁,同时胆汁进口被堵塞,造成胆汁引流不畅,T管周围胆汁渗漏,从而引起患者腹痛并继发腹腔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
胆总管切开术后10天左右,在确保胆道通畅的情况下常规结扎腹壁外的T管长臂,减少胆汁的丢失。目前的丝线结扎法步骤繁琐、外观丑陋、不易固定,稍有不慎,或者丝线松散,皆会导致T管渗漏。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防胆漏T管,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胆漏T管,该T管具有密封性强,操作简便,T管与胆管连接紧密的特点;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胆漏T管,包括短臂和长臂,短臂的一端与长臂中间部位垂直连接;短臂安装在胆管内,长臂穿过人体,长臂另一端设置在人体外部;短臂内设置有贯穿短臂两端的短臂通道,短臂通道与短臂端面连通的开口为正进液口;长臂内设置有贯穿长臂两端的长臂通道;长臂通道与短臂通道相连通;短臂的侧壁上开设一侧进液口,侧进液口与短臂通道连通;长臂通道内设置有堵塞气囊,用于堵塞长臂通道;长臂外固定套设有一固定气囊,用于固定T管与胆管的连接位置。
通过设置的固定气囊,使用时,只需往固定气囊内充气,使其膨胀,从而将胆管壁挤压固定在T管短臂与固定气囊之间,避免了T管与胆管壁发生相对位移,连接紧密,膨胀后的固定气囊会堵塞住T管与胆管连接的间隙,避免了胆汁渗漏。
进一步,侧进液口处呈现喇叭形,侧进液口的直径由管壁内向管壁外扩大。
侧进液口处呈现喇叭形,使得侧进液口形成一锥面,扩大了侧进液口的进液面积,便于将胆管内的胆汁汇集引入T管内。
进一步,堵塞气囊与固定气囊各自分别连接一送气管,送气管皆设置在T管的长臂通道内。
进一步,送气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堵塞气囊或固定气囊,送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泵;用于与气泵连接的送气管的一端端口内设置有气嘴,气嘴起到止逆作用,防止送气管内的气体泄漏。
进一步,长臂尾部设置有一堵头,用于堵塞长臂通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固定设置在T管外的固定气囊,将胆管壁夹持在固定气囊与T管短臂之间,实现T管与胆管壁的相对固定,使得两者连接紧密,避免两者发生位移,防止了侧进液口堵塞以及胆管因T管移动而受损;堵塞气囊可以方便地关闭T管引流,免去繁琐的丝线结扎。
通过设置双重的密封措施,即设置堵塞气囊和长臂尾部的堵头,实现对长臂通道的密封,避免了胆汁的泄露,同时也防止了细菌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胆漏T管与胆管安装实施例的初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胆漏T管中固定气囊充气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7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缸总泵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多功能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