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5757.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恩;刘礼平;吴军;邓惠;段金花;陈宇晶;芦瑞鹏;郑仲;阴伟雄;罗小灵;唐兵;黄广元;白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韦斯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A01M1/06;A01M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3 | 代理人: | 刘星旭;张盛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飞虫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插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黑布连接,箱体前端面上设有入口,箱体右端面上设有出口,出口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右端连接有吸蚊机,箱体前端面的下端设有水槽孔,水槽孔内插设有水槽,水槽内放置有第一杀虫水,黑布上喷洒有第二杀虫水,箱体内的顶部设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杀虫水和第二杀虫水,这样可以对蚊子等飞虫进行诱杀,死后的飞虫限制在箱体内,环保卫生,也方便处理死了的飞虫,同时可以控制病毒的传播,通过摄像头的监控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给使用者观看箱体内情况;通过吸蚊机可以活体捕捉要进行研究的飞虫,提高活体飞虫捕捉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虫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蚊子等飞虫是通过喷杀虫剂或者蚊香捕杀,这样蚊子被杀后到处都是,由于蚊子等飞虫自身携带多种病毒,这样捕杀不够环保,不能很好的控制病毒的传播。现有研究人员需要对特定环境需要捕捉活的蚊子进行研究,气需要人工捕捉,这样耗时耗力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因此,必须针对上述缺陷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解决了捕杀飞虫不够环保、不能控制病毒传播和捕捉蚊子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插设有从上到下排列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黑布连接,所述箱体前端面上设有入口,所述箱体右端面上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端连接有吸蚊机,所述箱体前端面的下端设有水槽孔,所述水槽孔内插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内放置有第一杀虫水,所述黑布上喷洒有第二杀虫水,所述箱体内的顶部设有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可折叠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箱体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箱体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的材料为布。
进一步地,所述黑布为黑纱布。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板上端和所述箱体的右板上端都设有对应的第一插接孔,所述箱体的左板下端和所述箱体的右板下端都设有对应的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插接孔上,所述第二连接杆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上,所述黑布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黑布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孔下端面上设有两条左右平行的轨道槽,所述水槽下端面上设有两条与所述轨道槽相配合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箱体内的水槽内放置有第一杀虫水以及在黑布上喷洒有第二杀虫水,这样可以对蚊子等飞虫进行诱杀,死后的飞虫限制在箱体内,环保卫生,也方便处理死了的飞虫,同时可以控制病毒的传播,通过摄像头的监控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给使用者观看箱体内情况;通过吸蚊机可以活体捕捉要进行研究的飞虫,提高活体飞虫捕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飞虫诱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箱体;2、摄像头;3、第一连接杆;4、黑布;5、连接管;6、把手;7、水槽;8、第二连接杆;9、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韦斯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韦斯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5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灭鼠装置
- 下一篇:轮式巡检机器人用升降装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