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75032.6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王言利;曹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26;F28F1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挡板、多个扁管、多个翅片和多个凸起结构;多个扁管设置于汇集管上并且与汇集管连通;相邻两个扁管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扁管之间的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挡板固定于汇集管上,并且挡板和最外侧的扁管分别与设置于挡板和最外侧的扁管之间的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个翅片与汇集管围成容置空间;凸起结构设置于对应的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翅片和汇集管围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凸起结构,可以破坏换热器底部冷凝水的表面张力,能有效地将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散热器,是汽车的关键部件,其不仅影响车辆的运行和环保等性能,而且关系着乘客的安全及舒适性。与传统换热器相比,汽车换热器由于受到使用环境和安装空间的限制,需要具备换热高效、体积紧凑及经久耐用等特点。
现有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往往会在换热器翅片与汇集管中间留有数毫米的间隙,当换热器表面产生冷凝器水时,冷凝水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但由于翅片与汇集管中间留有间隙,使得部分冷凝水不能及时排走。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在低温工况下,换热器底部会结冰,从而大大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另外,在换热器的排水初始阶段,冷凝水自身重力能够克服冷凝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附着力,冷凝水能够顺利排出;在换热器的排水后期,冷凝水自身重力不能有效克服其附着力而残留在换热器内,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内残留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掉的问题,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以及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翅片与汇集管之间留有间隙,部分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当换热器长期工作于低温工况下,换热器的底部会结冰,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挡板、多个扁管、多个翅片和多个凸起结构;
所述多个扁管设置于所述汇集管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连通;
相邻两个所述扁管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汇集管上,并且所述挡板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每一个所述翅片与所述汇集管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大于等于对应的所述翅片的宽度。
其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小于等于对应的所述翅片的长度。
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基部和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基部相连,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圆形,或者六边形。
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基部、多个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均与所述第二基部连接;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套设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挡板上。
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5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