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夹式送焊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75029.4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严海宏;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6/00 | 分类号: | H01M6/00;H01M10/052;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夹式送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夹式送焊机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升降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夹紧装置、裁切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第一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夹紧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的输出端并在该升降装置的驱使下沿机架的高度方向运动,升降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第二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夹紧装置沿极耳的输送方向位于第二夹紧装置的前方,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相对地布置,裁切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实现对极耳的长度进行精确裁切后输送至极片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夹式送焊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锂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由于其所具有的高能量、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等各种产品。
众所周知,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电池是分正负极的,而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一般而言,极耳上间隔地设置有密封胶端,而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包括了以下步骤:将带有密封胶端的极耳带进行输送,然后将极片与带有密封胶端的极耳进行焊接。现有的技术是通过送焊机构实现上述过程的,该送焊机构包括极机架、极耳裁切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夹紧装置,先通过夹紧装置夹紧极耳,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极耳沿机架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将极耳输送至极耳裁切装置处以实现对极耳的裁切,接着再通过人手将裁切好的极耳放置于极片上进行焊接,现有的送焊机构具有以下缺陷:由于极耳是较柔软的,因此通过驱动装置驱使夹紧装置带动极耳进入极耳裁切装置的时候,极耳带可能会出现凸起或者折叠,这就使得极耳裁切装置对极耳进行裁切的时候不能准确地切出预设长度的极耳。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保证对极耳的裁切尺度精确的双夹式送焊机构。
发明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夹式送焊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夹式送焊机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升降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夹紧极耳的第一夹紧装置、用于裁切极耳的裁切装置和用于夹紧极耳的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第一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并在该升降装置的驱使下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第二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沿所述极耳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的前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对地布置,所述裁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之间。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切刀、切刀驱动装置、激光发射感应装置以及反光片,所述切刀驱动装置、所述激光发射感应装置以及所述反光片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切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切刀连接并驱使该切刀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激光发射感应装置沿所述极耳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切刀驱动装置的后方,所述反光片位于所述激光发射感应装置的正下方。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夹式送焊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夹紧极耳的极耳夹紧装置,所述极耳夹紧装置可相对所述机架滑动,所述极耳夹紧装置沿极耳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裁切装置的前方,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极耳夹紧装置连接并驱使该极耳夹紧装置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夹式送焊机构还包括用于输送极片的极片输送装置,所述极片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极片输送装置沿所述极耳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裁切装置的后方,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均位于所述裁切装置和所述极片输送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5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LED嵌入式深防眩射灯
- 下一篇:一种稻田长势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