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TC加热器的引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3425.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沙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密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tc 加热器 引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TC加热器的引出线结构,包括:发热体、汇流条及总成引出极,其中发热体,包括两个以上发热单元,单个发热单元上设有两个电极头;汇流条,设有插孔的导电平板结构,并通过插孔套设在电极头上与发热体固定连接;总成引出极,固定在汇流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汇流条,将多个电极头汇总成两个总成引出极固定在汇流条上。相当于在电极头与供电导线之间构建一个汇流连接纽带,既减少导线与PTC加热体的电极头之间连接的导线成本,又显著增强了导线与PTC加热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有效保障了为PTC加热器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TC加热器的引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PTC加热器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正温度系数特性,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的取暖,比如空调辅助加热,暖风机,浴霸等;传统燃油汽车的除霜,新能源汽车的车内取暖,电池热管理等,并且在大功率加热领域,PTC加热器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展。
PTC加热器采用PTC陶瓷作为核心发热元件,与传统的电热丝,电热管,远红外石英加热器相比,具有自动控温,使用电压范围广,且无明火,安全可靠,寿命长等优势。对于空气加热型PTC加热器,一般来说,都需要制作PTC加热管作为发热源:是指把PTC陶瓷发热元件、陶瓷片及导电所用金属电极片排布好并外裹聚酰亚胺薄膜(作为PTC加热芯体)后穿入对应的铝管内,经油压机或滚压机等压合装置对铝管进行压合操作,使得加热芯体与铝管之间紧密贴合,降低热阻,然后再把压合好的加热管与散热铝条进行粘接。这是通常的空气加热器结构,散热铝条表面不带电(一般称为绝缘型结构),比较安全,通电后PTC陶瓷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电极、绝缘层、铝管、散热铝条传出,起到加热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PTC加热器的引出电极片与导线之间的端子压接连接方式会使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偏大,大电流下工作时发热量大,温度较高,长期使用端子压接处容易松脱造成拉弧,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接触电阻小、可有效避免拉弧现象发生且经济实用的引出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接线端子固定牢固、安全可靠且经济实用的引出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PTC加热器的引出线结构,包括:发热体、汇流条及总成引出极,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以上发热单元,单个所述发热单元上设有两个电极头;所述两个以上发热单元沿垂直于所述两个电极头所在平面的方向排列,且所述两个以上发热单元的电极头分为两排;所述汇流条,设有插孔的导电平板结构,并通过所述插孔套设在所述电极头上与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所述总成引出极,固定在所述汇流条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PTC风暖加热器的引出电极片与导线之间采用压接连接方式,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偏大,大电流下工作时发热量大,长期使用端子压接处容易松脱造成拉弧的问题,通过引入汇流条,将多个电极头汇总成两个总成引出极固定在汇流条上。最后,整个加热器只需通过匹配的对插件将两根引出线对插在总成引出极上,相当于在电极头与供电导线之间构建一个汇流连接纽带,既减少导线与PTC加热体的电极头之间的独立连接的导线成本,又显著增强了导线与PTC加热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有效保障了为PTC加热器供电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条还包括底板及金属引极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电极头的数量及位置分别对应,且所述第一插孔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头的外形相匹配;所述金属引极板的数量为两件,每一件所述金属引极板沿所述电极头的排列方向贴附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金属引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的形状相同的第二插孔,且所述第二插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极头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并与所述金属引极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密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密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3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加工静电除杂设备
- 下一篇:充电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