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3119.X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李书娟;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53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涤棉 混纺纱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涉及纺织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芯线,芯线的外周面固定设置有多根加强线,加强线自身呈螺旋设置,加强线沿芯线的延伸方向一同延伸,加强线与芯线相对固定。本申请具有高强度耐抗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
背景技术
目前混纺纱是指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而成的单纱,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
涤棉混纺线的主要特点是耐磨性能好,一般比同规格的棉线高1倍;缩水率小,缩水率只有0.5%左右,适宜缝纫化纤织物和防皱高档棉织物,针脚平挺;耐热性能好,能适应3000-4000r/min的高速缝纫机使用,熨烫温度在160°C左右;柔软性和弹性好,适宜缝制高档化纤织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相关技术涤棉混纺纱的抗拉性能差,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纤维断裂影响使用寿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涤棉混纺纱的抗拉性能差,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纤维断裂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涤棉混纺纱,包括芯线,芯线的外周面固定设置有多根加强线,加强线自身呈螺旋设置,加强线沿芯线的延伸方向一同延伸,加强线与芯线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线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通过自身螺旋设计能够具有高抗拉的性能,进而提高了整个涤棉混纺纱的抗拉能力和强度,使得涤棉混纺纱的纤维在受到较大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断裂,提高了涤棉混纺纱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芯线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加强槽,加强槽沿芯线的延伸方向开设,加强线部分设置在加强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槽的设计,能够提高加强线与芯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加强线与芯线之间的固定强度,使得加强线不易从芯线的外周面上脱落。
优选的,所述加强槽沿芯线的延伸方向呈螺旋延伸设置,加强线与加强槽一同螺旋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槽的螺旋延伸的设计,使得加强线能够通过自螺旋的设计,通过自捻性螺旋固定在芯线的外周面同时能够进一步的增大加强线的抗拉性能。
优选的,所述芯线的中心沿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的空心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线内部的空心孔设计,使得芯线更加的蓬松,提高了吸水性、染色性并使得触感更加的柔软,满足了作为纺织物的原料优点,提高了芯线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加强线背离芯线的外周面设置有多根抗菌线,多根抗菌线呈螺旋缠绕在加强线的外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线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使得整个涤棉混纺纱具有了较好的抗菌性能,提高了涤棉混纺纱使用过程中的清洁性。
优选的,所述加强线背离芯线的外周面设置有多根加柔线,多根加柔线呈螺旋缠绕在加强线的外周面上,抗菌线与加柔线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柔线与抗菌线的交错设计,可以在具有抗菌效果的同时,提高芯线外周面的柔顺性,使得操作人员在触摸时不宜产生不适的感觉。
优选的,所述抗菌线和加柔线的螺旋程度相同,抗菌线和加柔线的螺旋螺距小于加强槽的螺旋螺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线和加柔线的螺旋螺距设计,通过螺旋缠绕的设计,将加强线的外周面进行局部的包裹和束缚固定,减少了加强线从芯线的外周面脱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抗菌线为采用竹纤维和棉纤维制成的抗菌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3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车灯反射镜的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测铁水罐渣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