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姬菇菇房的通风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2619.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易炳勇;刘霞;巴强;樊树英;王丽霞;鲁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发菌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B01D46/10;G01D21/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姬菇菇房 通风 加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姬菇菇房的通风加湿装置,包括了培育机构、通风机构、加湿机构、支架、隔板、通风管道、加湿水管、出水管、喷嘴、换气扇、照明灯、风机、控温室、杀菌室、温度传感器、水箱、进水管、水泵、湿度感应器,该种真姬菇菇房用的通风加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自动完成菇房内的空气循环,并根据监测信息主动调整菇房内的温湿度,保证真姬菇培育过程的物候条件,有效降低培育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姬菇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姬菇房的通风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真姬菇是一种原生于东亚温带以北、现在主要从日本引进的高经济价值食用菌。本物种目前已于温带的亚洲、欧洲、北美洲及澳大利亚种植作食用。在自然界,这种口蘑科玉蕈属的伞菌目物种生长于树林里。真姬菇在食用菇当中属于较小型的,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很受欢迎,目前在我国也存在着广泛的商业培育。
目前真姬菇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接种、发菌、搔菌、注水、催蕾、出菇、采收等过程,真姬菇在发菌室完成发菌、搔菌、催蕾等步骤后,需要转移至真姬菇菇房进行出菇,真姬菇出菇过程对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物候因素均有要求。在传统的真姬菇栽培中,由于需要主动调整菇房内部的温湿度与通风情况,对菇房内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霉菌感染率居高不下,真姬菇产量受到抑制,无法提高。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再加上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加强,传统的真姬菇栽培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市场状况。然而发明人发现,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姬菇菇房的通风加湿装置,该种真姬菇菇房用的通风加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自动完成菇房内的空气循环,并根据监测信息主动调整菇房内的温湿度,保证真姬菇培育过程的物候条件,有效降低培育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姬菇菇房的通风加湿装置,包括:
由培育机构、通风机构、加湿机构组成的装置主体结构;
培育机构内部设置有多排竖直的支架,支架间设有多层隔板;
培育机构设有铺设在底部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顶部设置有通风口,通风管道一端与通风机构相联通;
培育机构顶部设置有加湿水管,加湿水管下端固定有多个与其垂直且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下端密封,且均匀的设置在支架之间,出水管朝向支架的一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喷嘴,出水管的一端与加湿机构相连接;
通风机构内设置有风机、控温室、杀菌室与温度传感器,风机、控温室、杀菌室与温度传感器和通风管道依次相联通,温度传感器与风机、控温室电性连接;
加湿机构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上端固定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加湿水管相连接;加湿机构内侧底部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与水泵电性连接;
培育机构内设有电机,电机与风机、控温室、温度传感器、水泵、湿度感应器均电性相连。
优选的,支架沿矩形前后方向排成多排,沿矩形的左右方向排成多列。
优选的,培育机构一侧设有多个换气扇。
可选择的,培育机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为LED灯珠。
可选择的,控温室内设有加热器,杀菌室内设有防尘网与紫外杀菌灯。
进一步优选的,培育机构外侧设置有隔温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发菌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农发菌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2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