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烯腈电解法制备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1941.2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善荣 |
主分类号: | C25B3/09 | 分类号: | C25B3/09;C25B3/29;C25B15/08;C25B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于镜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腈 解法 制备 己二腈 工业化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丙烯腈电解法制备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系统,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包括电解装置、精馏装置和己二腈粗品储罐,电解装置和精馏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己二腈粗品储罐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稳定、原料利用率高、安全性强、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丙烯腈电解法制备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己二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目前己二腈最重要的工业用途是作为尼龙66 的中间体,全世界 90%以上的己二腈被用作尼龙 66 产业的上游原料,己二腈通过催化加氢反应生成己二胺,己二胺和己二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尼龙 66(聚己二酰己二胺)。
丙烯腈电解二聚合成己二腈的方法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拜兹提出,此后美国孟山都公司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逐步从隔膜式电解法发展到无隔膜式电解法,隔膜法分为溶液法和乳液法,孟山都公司最初采用溶液法,此后不久日本旭化成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乳液法,目前,国外掌握此项己二腈生产技术的企业有日本旭化成公司、美国首诺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这些公司生产己二腈均自用,不对外销售。
我国尼龙产业所需己二腈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丙烯腈电解法是制备己二腈的常规工业化生产方法,在电解丙烯腈制备己二腈的过程中,丙烯腈与特定的电解液混合成溶液,再在保持衡定的流量和流速情况下进入无隔膜式电解槽中发生电解二聚反应生成己二腈。
现有丙烯腈电解工艺技术中电解装置主排空管线与电解分离器排空管线、电解液补料管线、氮气保护管线以及己二腈粗油相缓冲罐进料和排空管线配置不当,造成整个常压运行的电解装置排空不畅、系统压力升高,操作稳定性差,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另外,现有电解装置发生电解反应时放热使物料温度升高,造成所含的丙烯腈受热挥发,丙烯腈挥发气体未经过冷凝冷却回收直接进入尾气输送管线到尾气吸收塔,易燃易爆的丙烯腈挥发气的尾气进入尾气排放和处理系统,造成原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截止目前国内没有一套成熟的丙烯腈电解工艺路线的己二腈工业化生产装置系统,2015年国内建成一套丙烯腈电解法制己二腈工业化生产装置,由于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爆燃事故,导致装置停产,现在该套装置已经拆除。
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生产工艺方法已经申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13488478,名称:电解液及电解丙烯腈制备己二腈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原料利用率高、安全性强、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丙烯腈电解法制备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丙烯腈电解法制备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系统,包括电解装置、精馏装置和己二腈粗品储罐V41,电解装置和精馏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己二腈粗品储罐V41连通。
优选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分离器B01、混料器X02、电解液加热器E03、电解液循环泵P04、电解槽A05、电解液冷凝器E06、己二腈粗品缓冲罐V07、电解尾气冷凝器E08、补加电解液储罐V09、丙烯腈储罐V10、基础电解液储罐V11、单组分电解液储罐V12、补加电解液计量泵P13、丙烯腈计量泵P14、基础电解液加料泵P15、单组分电解液加料泵P16、己二腈粗品转料泵P17、尾气引风机C18、尾气吸收塔T19、尾气吸收循环泵P20;
电解分离器B01、混料器X02、电解液加热器E03、电解液循环泵P04、电解槽A05、电解液冷凝器E06依次连通成闭环;
电解分离器B01排气口与电解尾气冷凝器E08进气口连通,电解分离器B01与电解尾气冷凝器E08回收口连通,电解尾气冷凝器E08、尾气引风机C18、尾气吸收塔T19、尾气吸收循环泵P20依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善荣,未经张善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1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