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1480.9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0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姣 |
主分类号: | A61B5/28 | 分类号: | A61B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曾克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测 极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心电监测仪导联线和电极贴,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的电极端包括圆球状连接头,电极贴上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圆球状连接头适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易脱落;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电极端可向任意方向转动,病人无需担心心电监测仪接口脱落而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病人可较为自由的调整姿势,提升病人舒适度;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
背景技术
心电监测仪作为医院常用的医疗器械,可对个人心脏进行随时随地监护,为心脏疾病的早期检测和亚健康人群进行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为医生提供病人相关的有效信息。
目前,心电监测仪导联线通常采用心电导联线检测端的凹槽与带有凸点的电极贴相连接。该连接方式的电极贴只能以平面360度旋转,病人的动作变化容易导致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电极贴与导联线检测端脱离,不仅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还会降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包括心电监测仪导联线和电极贴,所述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的电极端为圆球状连接头;
所述电极贴上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圆球状连接头适配。
进一步的,心电监测仪导联线和圆球状连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环形凹槽位于电极贴的顶面,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表面附着有导电橡胶。
优选地,电极贴与环形凹槽为固定连接,环形凹槽位于电极贴顶面的中间区域凸起上,电极贴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的电极端连接头部分嵌装在环形凹槽内,嵌装部分超过圆球状连接头的体积的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电极端可向任意方向转动,
对于病人而言,无需担心心电监测仪接口脱落而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病人可较为自由的调整姿势,提升病人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是电极贴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心电监测仪的电极端结构,包括心电监测仪导联线1和电极贴4,所述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的电极端为圆球状的连接头2,环形凹槽3位于电极贴4的顶面中间区域。
连接头2与环形凹槽3嵌装连接的情况下,可朝任意方向转动心电监测仪导联线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将圆球状连接头按压进环形凹槽3中即可完成连接。
作业完毕,拆除时,抓取心电监测仪导联线1,给予外力即可将圆球状连接头2与环形凹槽3分离。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姣,未经李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1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自清洗窗
- 下一篇:一种脱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