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柱塞压裂输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0907.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1/00;F04B49/20;F04B49/06;F04B53/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泵及其驱动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柱塞压裂输液泵,包括泵动力端(1)、泵曲轴(2)、柱塞(3)、缸体(4)、多柱塞流体端(5);所述泵曲轴(2)位于两个泵动力端(1)之间,所述柱塞(3)的连接杆下端与泵曲轴(2)相连;所述柱塞(3)的上部伸入缸体(4)中;所述多柱塞流体端(5)与所述缸体(4)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加工组装简单,拆卸简便快捷,易于更换和维护保养,结构稳定,耐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裂泵及其驱动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柱塞压裂输液泵。
背景技术
油气的开采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水力压裂的技术,水力压裂通常包括将压裂流体注入井眼的泵,将支撑剂混合到流体中的搅拌器,起重机,电缆单元以及许多其他所有必须执行压裂操作的功能的组件等。其中泵是其中的关键,压裂泵能够提供大的压力和大的流量,目前使用的泵通常为三缸或者五缸的泵,通常采用柴油动力泵,当一个或多个泵在运行期间由于系统故障或计划维护而离线时,其余运行泵的速度将相应提高,对变速器和柱塞等压力或损伤较大,此外,限于设计和材料的使用,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长时间工作下,寿命短,功率受限,流量不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柱塞压裂输液泵,以解决系统故障或计划维护而离线时,对变速器和柱塞等的压力或损伤,以增加压裂泵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柱塞压裂输液泵,包括:泵动力端、泵曲轴、柱塞、缸体、多柱塞流体端,
所述泵动力端设置有电机、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小齿轮、大齿轮、控制器;所述电机的转轴与电机减速器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电机外壳与电机减速器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电机减速器轴的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
所述电机为多个电机,所述电机减速器为多个电机减速器,多个电机同时工作。多个电机共同输出动力,共同作用于泵曲轴,可以增加泵曲轴的扭矩,同时可更换或维修单个电机,维修个别电机时,其他电机仍可以工作,泵曲轴的扭矩减少幅度不大。
所述小齿轮为多个小齿轮。
所述柱塞为多个柱塞,且数量为奇数个。柱塞数为多个且为奇数时,脉动较小。
所述泵曲轴设置有连接颈,为多个连接颈,所述柱塞的连接杆下端与连接颈相匹配;所述泵曲轴为曲拐设计,所述泵曲轴的每个连接颈与泵曲轴轴中心的距离不同。当泵曲轴在旋转时,不同的连接颈带动不同的柱塞在同一时刻做不同的往返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泵曲轴所受到的径向力,使泵曲轴受力更加均匀。
所述泵动力端有两个,所述泵曲轴位于两个泵动力端之间,具体是泵曲轴与大齿轮相连,位于两大齿轮之间;所述柱塞的连接杆下端与泵曲轴相连;所述柱塞的上部伸入缸体中;所述多柱塞流体端与所述缸体相通。
工作原理:
控制器控制多个电机转动,转速经过电机减速器减速后实现扭矩的增大,后通过小齿轮将动力转移到大齿轮上,大齿轮带动泵曲轴转动,即多个电机产生的力共同作用到大齿轮上,使得泵曲轴获得叠加起来较大的扭矩,泵曲轴带动柱塞在缸体内进行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柱塞推动多柱塞流体端的流体运动,使得流体产生足够的压力,然后流体进入井下,对井下矿层进行压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加工组装简单,拆卸简便快捷,易于更换和维护保养,结构稳定,耐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泵动力端的设计,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机的转速通过电机减速器减速传输到小齿轮,小齿轮进而将动力传输到大齿轮上,将转速降低转换成较大的扭矩,电机、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固定牢固,布局合理,泵动力端输出动力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卓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0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轨道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