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66608.2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邵海波;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药微球 自动 装置 | ||
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转动平台上,转动平台上的其中一个短转轴与安装于支撑平台上表面的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平台通过其上对称设置的支撑座安装有夹持晃动壳体,转动平台上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正上方夹持晃动壳体下表面设置有轮架,轮架底端安装有与凸轮配合的定滑轮,所述夹持晃动壳体通过其上均布的夹持板夹持有注射器,夹持晃动壳体底板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一端相连,所述丝杠上螺接有推块。替代医生在X射线下自动混匀并注射载药微球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减少介入医生所受的辐射剂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给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用载药微球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 eluting beads-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TACE)已成为治疗肝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在D-TACE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长时间在X射线下不断摇晃、缓慢的经微导管注射载药微球,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介入医生受辐射的剂量,还易导致载药微球混合不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提出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可以替代医生在X射线下自动混匀并注射载药微球,从而减少介入医生所受的辐射剂量,同时充分混匀载药微球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凸轮、轮架、定滑轮及转动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通过对称安装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通过其上的轴承与转动平台上的两个短转轴相连,其中一个短转轴与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第一电机安装与支撑平台上表面处,所述转动平台上表面中心处对称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顶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夹持晃动壳体,转动平台上表面靠近第一电机一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正上方夹持晃动壳体下表面设置有轮架,轮架底端安装有与凸轮配合的定滑轮,所述夹持晃动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夹持板,夹持板上夹持有注射器,夹持晃动壳体底板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一端相连,丝杠另一端通过限位座设置于夹持晃动壳体底板上表面处,所述丝杠上螺接有推块。
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部为大于二分之一圆的凹槽,凹槽表面粘贴有橡胶软体。
所述夹持晃动壳体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推块下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可以替代医生在X射线下自动混匀并注射载药微球,从而减少介入医生所受的辐射剂量,同时充分混匀载药微球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夹持晃动壳体轴测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夹持晃动壳体俯视图;
1-支撑平台,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凸轮,5-轮架,6-定滑轮,7-转动平台,8-轴承座,9-短转轴,10-支撑座,11-夹持晃动壳体,12-夹持板,13-注射器,14-第三电机,15-丝杠,16-推块,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6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栓拉力测试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