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65829.8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海锋 |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普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探头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套接有探头,外壳的右端面粘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内壁与探头的外壁套接,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切口一和切口二,通过探头外侧的外壳和橡胶套使得探头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不予病变位置接触,从而实现探头能直接接触手术无菌部位,通过上下推动连接杆一带动滑块一上下移动,带动固定杆上下移动,带动探头上下移动,实现探头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工作,通过上下推动连接杆二带动滑块二上下移动,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给带动探头前后移动,实现探头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探头检测多次,得出更精准的探测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常规,但有时需要用到B超来定位明确病变部位,目前,B超探头消毒无法达到无菌手术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使B超探头能直接接触手术无菌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套接有探头,所述外壳的右端面粘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内壁与探头的外壁套接,所述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切口一和切口二,所述外壳的内部到切口一和切口二的底面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和滑槽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的底部且分别位于切口一和切口二的内部固定焊接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滑块一的底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杆,所述滑块二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杆的左方固定焊接有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着探头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位于前方的固定杆的背面与探头的前面接触,位于后方的所述固定杆的正面与探头的背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探头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一和滑槽二为T字形且底部与外壳的内部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粘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为倾斜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探头外侧的外壳和橡胶套使得探头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不与病变位置接触,从而实现探头能直接接触手术无菌部位,通过上下推动连接杆一带动滑块一上下移动,带动固定杆上下移动,带动探头上下移动,实现探头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工作,通过上下推动连接杆二带动滑块二上下移动,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给带动探头前后移动,实现探头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探头检测多次,得出更精准的探测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的图1 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腹腔镜下B超探头保护套的图1中沿着连接杆一左右方向的对称线剖开的左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探头、3橡胶套、4切口一、5切口二、6滑块一、7滑块二、8固定杆、9连接块、10滑槽二、11滑槽一、12连接杆二、13连接杆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海锋,未经蒋海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5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抓袋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颗粒杂质滤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