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铸钢节点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63293.6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义;周忠发;张琳;白光波;王哲;梁宸宇;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铸钢 节点 接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采用铸钢节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铸钢节点接口。该接口包括:铸钢节点、钢构件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焊缝;所述铸钢节点上设置有连接端口外凸台,所述钢构件上(钢构件外表面)设置有补强钢板,所述连接端口外凸台以及所述补强钢板均位于所述连接焊缝处。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铸钢节点与钢构件连接时的接口等强连接,且构造简单、受力可靠、施工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采用铸钢节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铸钢节点接口。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用的铸钢节点,由于其避免了多根杆件直接相贯焊接时较大的残余应力、节点设计自由度大、外观美观,已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被采用。
根据《铸钢节点应用技术规程》CECS235-2008的3.2.1条规定,当前铸钢节点采用的可焊接铸钢材料主要有ZG230-450H、ZG275-485H、G17Mn5QT、G20Mn5N、G20Mn5QT,其强度设计值如表1所示。
表1可焊铸钢的设计用强度指标(N/mm2)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当前钢结构采用的主要材料及强度参数为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铸钢材料的强度设计值与Q235相差不多,均小于Q355、Q390、Q420、Q460。
表2钢材的设计用强度指标(N/mm2)
铸钢节点与钢构件连接时常规做法如图1所示,当钢构件采用Q355、Q390、Q420或者Q460钢材时,构件壁厚为t1。为解决铸钢节点材料强度低的问题,常将铸钢节点壁厚加厚为t2,即t1小于t2。虽然铸钢节点壁厚t2相对构件壁厚t1加厚了,但铸钢节点01与钢构件02在连接处03的厚度还是t1,只有t1厚度铸钢在受力,不能实现等强连接,导致连接强度低杆件强度,连接处产生薄弱部位。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铸钢节点接口,该接口新形式可实现接口位置的等强连接,同时为连接焊缝焊材选用执行《铸钢节点应用技术规程》CECS235-2008的7.1.1条提供了前提,通过选择与低强度母材相匹配的焊材,保证了接口处焊缝的延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铸钢节点接口,包括:铸钢节点、钢构件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焊缝;所述铸钢节点上设置有连接端口外凸台,所述钢构件上设置有补强钢板,所述连接端口外凸台以及所述补强钢板均位于所述连接焊缝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端口外凸台与所述铸钢节点一体铸造而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补强钢板与所述钢构件之间焊接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端口外凸台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6倍。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补强钢板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6倍,且不小于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3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肉的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串联式自动监测火源灭火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