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2693.5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蒲家飞;汪洪峰;刘胜荣;宋娓娓;王兴蓉;董旗;葛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17/00;G01N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耐磨性 腐蚀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底部设置通孔并容纳有电解液的电解池;设置于所述通孔下方的导电旋转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金属旋转;从所述电解池的池口伸入到所述通孔中的摩擦副构件,用于与封堵所述通孔中电解液并随所述导电旋转机构旋转的待检测金属构成一对摩擦副;用于将所述电解液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通的参比电极与导电电极;用于将待检测金属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通的工作电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能够为金属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提供共同的检测环境,解决在先技术中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性能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试样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检测,是金属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能指标。通常,通过参比电极、导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构建三极体系,结合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试验,检测金属的耐腐蚀性。而对于金属的耐磨性,则是在旋转工作台上构建摩擦副,对金属进行回转磨损,从而完成检测。所以说,目前上述的两种性能检测都是建立在相互独立的理想环境中进行的试验。
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金属材料会在腐蚀环境中发生磨损的同时,磨损后的金属材料表面也会发生腐蚀现象,二者是同步进行、相互干涉影响的。因此,按照传统方法,独立地对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检测,无法获取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准确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中所提出的在先技术缺陷——无法获取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准确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目的,即,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考虑到,在对金属材料性能检测过程中,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之间的检测现象是相互影响干涉的,如果对二者分别进行检测,则势必不能解决前述缺陷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因是之故,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综合考虑了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相互影响的实验环境后,通过采取将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检测融为一体的技术手段,至少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金属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进行检测的装置,以解决在先技术中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更进一点讲,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检测装置,包括:
底部设置通孔并容纳有电解液的电解池;
设置于所述通孔下方的导电旋转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金属旋转;
从所述电解池的池口伸入到所述通孔中的摩擦副构件,用于与封堵所述通孔中电解液并随所述导电旋转机构旋转的待检测金属构成一对摩擦副;
用于将所述电解液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通的参比电极与导电电极;
用于将待检测金属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通的工作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检测金属封堵在该通孔上,从而实现电解液与待检测金属的接触,同时将摩擦副构件从电解池的池口处伸入所述通孔中与待检测金属抵触相接构成一对摩擦副;进而,继续设置参比电极、导电电极与工作电极,分别将待检测金属、电解液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通。由此,为金属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提供了共同的检测环境,实现了对金属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进行一体化、同时性的检测,解决了在先技术中金属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提供密封环境的箱体,所述电解池与所述导电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导电旋转机构的底部穿过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与外部的动力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2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吸发理发器上的隔网
- 下一篇:一种光学抛光设备的转换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