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双头弯管加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1987.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3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柳基;李兵;雷勋华;罗剑;张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41/04;B21D3/14;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翁子毅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弯管 加工 装置 | ||
一种同步双头弯管加工的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内设置有固定弯管的成型模腔,所述弯管的两管口延伸出成型模腔外并通过扩管装置和过型装置同步进行扩口和缩管的整圆处理,所述扩管装置包括活动压入弯管管口内的扩口冲头,以及驱动扩口冲头沿管口同轴方向水平移动的扩管驱动机构,所述过型装置包括活动嵌套在弯管另一管口外的型芯,以及驱动型芯沿另一管口的同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型驱动机构;该装置对过型产品同步进行扩口和缩管工艺,能够使过型产品两管口同时整圆,不会出现偏心现象,更好保证产品的圆度,有效提升过型的速度、以及提高产品尺寸的精度与稳定性,有效避免旧模式的上下模具合并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同步双头弯管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铁管在弯曲的过程中承受压力较大,弯出来后R段以外的两直身段会产生变形(椭圆)现象,一般的方法就是用上下圆模具整方式,但是圆度只能达到0.2左右,当产品需要更高精度时,难以达到标准。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对管件两端口加工如扩管或缩管时,需要分别进行,首先夹紧固定管件中部,然后对管件一端管口利用扩管模具进行扩管,然后利用扩口冲头再对管件另一端管口进行冲孔,由此完整操作,该操作方式使得管件加工效率低下,并且浪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同步双头弯管加工的装置,其作用是对弯管同步进行扩管或缩管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同步双头弯管加工的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压紧装置、扩管装置以及过型装置;
所述压紧装置内设置有固定弯管的成型模腔,所述弯管的两管口延伸出成型模腔外并通过扩管装置和过型装置同步进行扩口和缩管的整圆处理;
所述扩管装置包括活动压入弯管管口内的扩口冲头,以及驱动扩口冲头沿管口同轴方向水平移动的扩管驱动机构;
所述过型装置包括活动嵌套在弯管另一管口外的型芯,以及驱动型芯沿另一管口的同轴方向水平移动的过型驱动机构。
所述弯管呈90°弯曲,扩口冲头和型芯对应的水平移动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下压模、活动设置在下压模正上方的上压模、以及用于驱动上压模沿上下方向运动的压紧驱动机构。
所述下压模的顶面设置有呈90°弯曲的下凹槽,上压模的底面对应设置有呈90°弯曲的上凹槽,当下压模与上压模模合时,下凹槽与上凹槽组合形成成型模腔。
所述扩管驱动机构包括扩管油缸、扩管前座、扩管后座以及安装有扩口冲头的第一基板,扩管前座上开设有适于扩口冲头直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扩管前座和扩管后座之间安装有至少两条第一导向轴,所述扩管油缸固定安装在扩管后座上,且扩管油缸的活塞轴穿过扩管后座与第一基板连接,第一基板上开设与第一导向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扩口冲头通过扩管油缸驱动第一基板实现水平前移压入管口内。
所述过型驱动机构包括过型油缸、过型前座、过型后座以及安装有型芯的第二基板,过型前座上开设有适于型芯直线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过型前座和过型后座之间安装有至少两条第二导向轴,所述过型油缸固定安装在过型后座上,且过型油缸的活塞轴穿过过型后座与第二基板连接,第二基板上开设与第二导向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孔,型芯通过过型油缸驱动第二基板实现水平前移,使型芯内的型腔嵌套在另一管口外。
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检测第一基板位置的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所述第一基板在初始位置时触发传感器一,第一基板在扩管位置时触发传感器二。
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检测第二基板位置的传感器三和传感器四,所述第二基板在初始位置时触发传感器三,第二基板在过型位置时触发传感器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1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