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61615.3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章德广;何高飞;包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德广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钟亮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腋窝 入路腔镜 甲状腺 手术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器械领域的一种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包括回形的拉钩,所述拉钩的始端为平口,拉钩的末端带有钩体,钩体与拉钩之间连接有竖向的空心管道,所述拉钩的始端至拉钩的竖向中轴线处至拉钩的始端粘接有吸附装置,本技术方案结合吸附装置和一体式拉钩,在牵引拉开过程中还可以将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保证了操作视野的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常常因为在颈部做横行切口,术后颈部瘢痕疙瘩增生影响美观,困扰患者的生活,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推广,腹腔镜手术方法的更新以及器械的不断进步,颈部无瘢痕疙瘩的手术逐渐出现。过去的十余年腔镜甲状腺手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术式,例如全乳晕入路、腋窝乳晕径路、单孔乳晕径路、腋窝腔镜等入路等。近年来先后报道了经腋径路腔镜甲状腺单孔手术,在腋径路腔镜甲状腺单孔手术中使用U字形的拉钩将患者的腋窝至颈部的表皮组织拉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379323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甲状腺拉钩,包括拉杆和设置在拉杆两端的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粒,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凸粒一体成型而成。手术过程中,第二拉钩伸入患者腋窝附近的手术开孔中,将第一拉钩上提,第二拉钩将患者的腋窝至颈部的表皮组织拉起,从而形成手术操作空间,方便医生将手术器械插入进行剪切、夹取等手术过程,但是在冲洗阶段需要医护人员引用外在的冲洗装置进行冲洗,增大了操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包括回形的拉钩,所述拉钩的始端为平口,拉钩的末端带有钩体,钩体与拉钩之间连接有竖向的空心管道,所述拉钩的始端至拉钩的竖向中轴线处至拉钩的始端粘接有吸附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结合吸附装置和一体式拉钩,在牵引拉开过程中还可以将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保证了操作视野的清晰;本技术方案拉钩主题宽度较窄,本身占用空间小,垂直方向建腔高度更高,所创建的手术腔室更便于手术操作的进行;本技术方案拉钩始端为平口,与目前在使用的建腔设备(WSM-I型)配套使用时可以方便的调整拉钩角度,使所创建手术腔室更加合理。
进一步,所述吸附装置与拉钩平行,且吸附装置包括管身和吸附头,所述管身贴靠拉钩始端,所述吸附头贴靠拉钩的竖向中轴线处。
进一步,所述管身带有斜角,所述斜角为30-45°,所述吸附头横截面为宝塔状。
进一步,所述吸附头的沿入口处至管身逐渐扩张。
进一步,所述管身与勾体的重合处带有凹槽,凹槽的长度与管身长度一致。
进一步,钩体表面带有容纳吸附装置的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主视状态下的全剖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钩体1、空心管道2、管身3、吸附头4、凹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德广,未经章德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1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