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修用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0226.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3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红;王志辉;张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张宗涛;梁永芳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修用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修用除尘装置,包括支撑台、上喷淋头、多个下喷淋头,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待抛修金属零件并在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底侧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架空空间,所述上喷淋头处于所述支撑台的上部空间,以形成对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上侧面的喷淋,多个所述下喷淋头处于所述架空空间内,以形成对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下侧面的喷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抛修用除尘装置,能够对设待抛修金属零件相对两侧喷水,有效防止抛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逸散对抛修人员可能的身体损害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能够散除抛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防止零件高温灼伤,结构简单、无排风设备所带来的噪音,设备投资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抛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修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高性能零部件需求的日益提高,对金属零件的尺寸要求越发严格,然而零部件在铸造、增材制造或修复再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抛修,零件抛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金属屑等粉尘、颗粒逸散到空气中,对抛修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为了降低这一损害,现有的抛修装置多采用风力除尘的方式,这种风力除尘方式具有噪音大、设备投资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抛修用除尘装置,能够对设待抛修金属零件相对两侧喷水,有效防止抛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逸散对抛修人员可能的身体损害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能够散除抛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防止零件高温灼伤,结构简单、无排风设备所带来的噪音,设备投资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修用除尘装置,包括支撑台、上喷淋头、多个下喷淋头,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待抛修金属零件并在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底侧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架空空间,所述上喷淋头处于所述支撑台的上部空间,以形成对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上侧面的喷淋,多个所述下喷淋头处于所述架空空间内,以形成对所述待抛修金属零件的下侧面的喷淋。
可选地,所述上喷淋头与所述下喷淋头汇总连接于第一供水管。
可选地,所述上喷淋头通过伸缩管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连通,且所述上喷淋头滑动连接于支撑框架上;和/或,多个所述下喷淋头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和/或,所述第一供水管与外部供水源可选择性连通。
可选地,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有挡板组件,所述支撑台具有周向立壁,所述周向立壁与所述挡板组件共同形成储水槽。
可选地,所述挡板组件的下方区域设置有回收水槽,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回收水槽的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回收水槽的槽壁之间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回收水槽的槽壁之间枢转连接;和/或,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搭接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回收水槽的槽壁搭接处、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回收水槽的槽壁搭接处皆具有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回收水槽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回收水槽的底壁被构造成为由所述回收水槽的边缘朝向所述排水口向下倾斜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A,5°≤A≤10°。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通过回收管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连通且所述回收管上串联有泵水部件。
可选地,所述回收管上串联有第一过滤器和/或第二过滤器;和/或,所述回收管上串联有单向阀,以防止所述第一供水管中的水进入所述回收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0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板面料加工刨切机
- 下一篇:一种分层托起式穴盘储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