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59225.2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罗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派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天线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雷达通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包括:第一基板,设有一贴装面;天线单元阵列,设置于所述贴装面上;以及超表面结构,设置于第二基板一表面上,与所述贴装面相对且间隔设置,抑制天线单元之间耦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天线单元阵列的相对位置间隔设置超表面结构,以利用超表面结构来抑制天线单元之间耦合,从而达到提升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的目的,相比传统通过扩大天线单元阵列间距来提升隔离度的方式,可以缩小天线模组的整体尺寸,同时使隔离度的提高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科技的演进,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技术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尤以利用天线作为其发送与接收电磁波,而完成信号传输者为最,这种信号通讯方式称之为雷达通讯。雷达天线模组作为雷达通讯技术中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关键器件,在整个雷达通讯过程中至关重要。
其中,毫米波雷达天线是雷达天线中的一种,由于毫米波雷达信号具有衰减小、抗干扰能量强等优点,使得毫米波雷达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制导、遥感等各种精密应用场景当中。
如图1所示,现有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的天线单元2采用金属贴片形式阵列布置于基板1上,以在基板1上形成天线单元阵列,为了实现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天线单元2之间需要较大间隔,从而使得整体天线模组尺寸变大,不利于集成在现有的电子产品中,使之集成度和应用大大下降,并且这种通过扩大阵列间距的方式来提高隔离度的效果有效,使得现有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的回波损耗和隔离度性能依旧较差(如图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尺寸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所述模组包括:
第一基板,设有一贴装面;
天线单元阵列,设置于所述贴装面上;以及
超表面结构,设置于第二基板一表面上,与所述贴装面相对且间隔设置,以抑制天线单元之间耦合。
优选地,所述超表面结构包括若干由金属介质构成的谐振单元,所述谐振单元以阵列方式排布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谐振单元包括第一金属介质和第二金属介质,所述第一金属介质和所述第二金属介质十字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金属介质为金属线、金属片或金属涂层。
优选地,所述谐振单元的阵列密度大于所述天线单元阵列的阵列密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侧边缘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超表面结构在所述贴装面上的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天线单元阵列。
优选地,所述模组还包括芯片,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贴装面上。
优选地,所述芯片布置在所述天线单元阵列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天线单元阵列的相对位置间隔设置超表面结构,以利用超表面结构来抑制天线单元之间耦合,从而达到提升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的目的,相比传统通过扩大天线单元阵列间距来提升隔离度的方式,可以缩小天线模组的整体尺寸,同时使隔离度的提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当中的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当中的毫米波雷达天线模组的回波损耗和隔离度性能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派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派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9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小基站和CPE的电磁透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