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58798.3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温明文;曹正辉;张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单天禹 |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敏感 隔离 混合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准直器、隔离器芯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第一准直器包括依次轴接的双线尾纤和第一透镜,所述双线尾纤通过第一透镜与所述隔离器芯光路传输连接,所述双线尾纤与第一透镜通过玻璃管桥接;所述第二准直器包括依次轴接的单线尾纤和第二透镜,所述单线尾纤通过第二透镜与所述隔离器芯光路传输连接,所述单线尾纤与第二透镜通过玻璃管桥接;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D Lens型透镜。本实用新型利用D Lens小光斑对温度不敏感的特点,同时利用透镜和双线尾纤之间使用玻璃管桥接而非点胶方式,大大降低了胶水挥发,确保较长的工作生命周期,对温度不敏感,且光学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EDFA产品中光隔离器件光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Hybrid混合器件。
背景技术
在当今光通讯EDFA产品中光隔离Hybrid器件用途非常广泛,但目前的光隔离器件对温度非常敏感,现有技术中对温度不敏感的混合器件较少。如图1 所示,常规带有信号隔离功能的光学结构包括双线尾纤、自聚焦透镜、滤光片、隔离器芯、单线准直器和外部套设的玻璃管。
常规光隔离器件的工作原理为:信号从公共端(COM)输入,经过自聚焦透镜准直输出,输出信号经过滤光片,通过薄膜干涉反射信号耦合到反射端口,透射信号经过隔离器芯(确保光信号正向传输,反向隔离)后,再通过高斯耦合到准直器中,完成光路传输。
传统的光隔离器件光学结构,光斑较大,对温度非常敏感,影响温度相关损耗等光学特性,常规的做法是使用TEC扩束光纤,来降低光斑;同时双线尾纤和透镜之间使用胶水连接,长时间工作后,胶水挥发,会产生挥发物汇聚在光纤上导致产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使用小曲率的D Lens透镜,对温度不敏感,且透镜和光尾纤之间使用玻璃管桥接,光学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准直器、隔离器芯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第一准直器包括依次轴接的双线尾纤和第一透镜,所述双线尾纤通过第一透镜与所述隔离器芯光路传输连接,所述双线尾纤与第一透镜通过玻璃管桥接;所述第二准直器包括依次轴接的单线尾纤和第二透镜,所述单线尾纤通过第二透镜与所述隔离器芯光路传输连接,所述单线尾纤与第二透镜通过玻璃管桥接;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D Lens 型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后连接有滤光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尾纤和第一透镜外套设有用于桥接的第一玻璃管,所述单线尾纤和第二透镜外套设有用于桥接的第二玻璃管。
又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外还套设有第三玻璃管,第三玻璃管的端部与所述滤光片相接,隔离器芯与第二透镜外设有第四玻璃管。
再进一步地,第一准直器、隔离器芯和第二准直器外还套设有用于桥接的第五玻璃管,第五玻璃管套设于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第三玻璃管和第四玻璃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采用小曲率的D Lens型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利用 DLens小光斑对温度不敏感的特点,产生非常好的温度相关损耗,同时利用透镜和双线尾纤之间使用玻璃管桥接而非点胶方式,大大降低了胶水挥发,确保较长的工作生命周期,本实用新型对温度不敏感,且光学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温度不敏感的光隔离混合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未经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8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