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57586.3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玲;冯中元;许博浩;马雯怡;陈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B13/20 | 分类号: | F03B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40006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洋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包括外壳箱体,每个第一传动轴的顶部均套接有单向齿轮,第一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连接的发电机,第二传动轴的上端贯穿外壳箱体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侧螺接有滚珠螺母,且螺杆的螺旋槽与滚珠螺母之间开设有轨道,轨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珠,滚珠螺母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推杆,两个推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浮子。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双重旋转的传动结构,将不规则的海洋波浪上下震荡运动转化为两个单向旋转运动,使两个发电机组连续交替运转,从而提高了波浪能的转换效率与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对能源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而言,如此快速的实现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超古冠今,但其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所造成对环境的负担也是前所未有的。就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火力发电而言,我国每年产生14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烟尘,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现象愈发严重,各地高温记录常常被打破,冰川,冻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危;粉尘则是造成如今雾霾污染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长期身处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引起多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再者粉尘污染的治理花费资金巨多且治理难度很大。因此,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于我国而言相当必要且十分紧迫。
海洋面积占地球的71%,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洁净的、可再生的海洋能源。据学者估计世界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500多亿千瓦,可以开发利用的为 73.8亿千瓦,其中波浪能高达27亿千瓦,为海洋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各国,如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在原有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愈发加大了海洋能技术攻关的资金支持,国际上海洋能相关的合作组织也纷纷成立,推动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发展浪潮。目前,我国波浪能发电研究领域仍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研究波浪能发电新技术,加快波浪能开发利用是我们的重要努力方向。
近年来,有关利用波浪能发电的装置层出不穷,但发电效率较高的机械式装置却因为其机械结构复杂鲜有人问津。为此,提出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解决了近年来,有关利用波浪能发电的装置层出不穷,但发电效率较高的机械式装置却因为其机械结构复杂鲜有人问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包括外壳箱体,所述外壳箱体的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所述外壳箱体的内腔上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和两个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均设置有联轴器,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顶部均套接有单向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连接的发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套接有与单向齿轮啮合的直齿轮,且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上端贯穿外壳箱体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螺接有滚珠螺母,且所述螺杆的螺旋槽与滚珠螺母之间开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滚珠螺母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浮子。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外壳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箱体和固定板均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两个第一传动轴之间。
优选的,所述浮子的上部分呈圆柱型结构,且所述浮子的下部分呈锥型结构,所述浮子的锥角约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7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