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资源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55780.8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西牛智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资源 智能 数据 采集 系统 | ||
一种水资源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取样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绕设有第一钢绳,第一钢绳固定连接有重锤,重锤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绳;取样机构包括与第二钢绳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外壳通过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基体,基体上穿设有取样管,基体内部开设有多个沿取样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样本腔,样本腔中设置有传感器,基体转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上端封闭并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套筒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取样管伸入到套筒中,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孔,进水孔与其中一个样本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次取样过程中得到多份深度不同的水资源样本,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水资源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资源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用水安全,很多场合需要对水资源的质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取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数据采集的结果,因此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取样大多依赖于人工,效率比较低,或者是定点采样,样本的丰富度较差,如果要提高样本丰富度,就需要设置多个采样装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资源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在一次取样过程中得到多份深度不同的水资源样本,从而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水资源数据,并且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水资源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取样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绕设有第一钢绳,所述第一钢绳固定连接有重锤,所述重锤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绳;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钢绳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通过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基体,所述基体上穿设有取样管,所述基体内部开设有多个沿所述取样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样本腔,所述样本腔中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基体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封闭并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取样管伸入到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其中一个所述样本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垂直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导向筒的上端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钢绳绕过所述滑轮并且穿过所述导向筒后与所述重锤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重锤包括一体连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呈圆柱状,所述下段呈圆锥状,所述下段的大端与所述上段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样本腔贯通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基体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样本腔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设置并且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样本腔。
优选地,所述取样管下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二电机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次取样过程中得到多份深度不同的水资源样本,从而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水资源数据,并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西牛智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西牛智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5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耐磨型帽子
- 下一篇:一种易安装LED灯珠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