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电机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固液分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52925.9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林;胡瑞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28;B01D21/24;B01D21/00;B01J2/2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循环 流化床 耦合 过滤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电机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固液分离设备,其中,内筒内的造粒流化区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底端穿过布水装置以及进水管的底部与刮泥板相连;分离区内设置有悬浮层过滤固液分离装置;悬浮层过滤固液分离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静止悬浮层,下部为搅动悬浮层,静止悬浮层内充满漂浮着的轻质悬浮珠,搅动悬浮层内设置有滤层搅拌叶片,滤层搅拌叶片通过搅拌轴连接套筒套装在搅拌轴上;单个搅拌驱动电机通过搅拌轴同时带动滤层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和刮泥板一起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浮层过滤固液分离装置能够有效截留流化床底部无法去除的微小颗粒,使得分离区中的水浊度和悬浮物明显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造粒流化床,具体涉及一种单电机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固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治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水中悬浮物浓度越来越高,水处理工艺中去除悬浮物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开发和研究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悬浮层固液分离为理论基础的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大量被研制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典型设备包括法国威立雅Actifl o澄清池、法国Degremont公司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和Philip等人研制的高效载体絮凝装置等。上述设备均成功实现了水处理技术的集成与设备化,水质净化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如Actiflo澄清池通过在斜管区下部形成高密度、大颗粒絮体悬浮层,大幅缩短了絮凝时间,表面负荷可达80m/h以上,但絮凝区占地面积较大、附属设备较多;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工艺,将混凝、澄清、斜管沉淀、污泥回流等工艺有机组合,表面负荷能达到20- 50m/h,但絮凝区占地面积较大;载体絮凝装置也能实现较高的表面负荷,但附属设备过于繁杂。国内部分水厂还采用沉淀和浓缩,上清液排放或回收,污泥经脱水后排放。这种方法效率低,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管理麻烦,效果也不够理想。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高效固液分离器和一种高效一体化泥水分离设备,同样具备反应区、分离区和污泥浓缩区,具有处理高浓度悬浮物和一般浓度废水的能力,但是二者的分离区需要采用滤网过滤,才能达到在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的作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滤网容易堵塞,需要布置冲洗系统;同时,由于滤网的截留使得泥水颗粒聚集在滤网附近,冲洗不及时会影响出水。
此外,现有的滤网对造粒区的微小颗粒截留作用小,导致出水浊度偏高,出水效果不好,不利于提升固液分离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机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固液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离区不能进一步去除流化床底部的微小颗粒,导致出水浊度高且双搅拌复杂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单电机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固液分离设备,包括流化床主体装置,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内筒中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顶端伸出内筒的顶端,穿过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分离区和集水区,伸出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罐体顶端,搅拌轴通过安装在罐体顶端的搅拌驱动电机带动旋转;
所述的内筒内的造粒流化区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中筒的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作为搅拌轴的转动支撑座将搅拌轴转动式安装在布水装置中;
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污泥浓缩区内安装有设置在罐体底部内侧的刮泥板,所述的搅拌轴的底端穿过布水装置以及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进水管的底部与刮泥板相连;
所述的流化床主体装置的分离区内设置有悬浮层过滤固液分离装置;
所述的悬浮层过滤固液分离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静止悬浮层,下部为搅动悬浮层,静止悬浮层上方设置有隔离筛网,隔离筛网的边缘固定安装在分离区的罐体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2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盘控制壳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除盐水站超滤装置供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