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装式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1961.3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5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发;魏德强;黄鑫;陈威;杨乔;段凤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E04G5/00;E04G5/14;E04G5/10;E04G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式平台,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其中吊装式平台,包括主体部、栏杆和防护钢条;主体部安装有踏步楼梯和走道板,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有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四个侧面离建筑物楼梯间的墙壁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踏步楼梯倾斜连接所述延长部的底部和所述主体部的顶部,所述踏步楼梯上设置有多个踏步板;所述走道板设置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踏步楼梯的两侧;所述栏杆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顶部;所述防护钢条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吊装式平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装式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时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吊装式踏步楼梯每次安装都会滞后一层,这个位置就会产生很大的空洞,最深处有6米,最矮处有3米,施工人员容易发生坠落事故,相关技术公开一个钢楼梯,便于人员上下,但楼梯面积小不能保证空洞周围施工人员的安全,且楼梯受力点是靠在上一层的支模架体上,人员上下都是从支模杆件爬上爬下,不便于施工且安全无法保障。还公开了在楼梯位置搭设钢管脚手架,但每次安装预制楼梯时需再拆除脚手架,这样循环搭拆,劳动强度增加,成本增加,搭拆过程时间长,这个过程中空洞周围的施工人员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装式平台,能够便捷地安装,便于施工,且施工人员的安全能得到保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包括:主体部、栏杆和防护钢条;主体部安装有踏步楼梯和走道板,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有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四个侧面离建筑物楼梯间的墙壁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踏步楼梯倾斜连接所述延长部的底部和所述主体部的顶部,所述踏步楼梯上设置有多个踏步板;所述走道板设置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踏步楼梯的两侧;所述栏杆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顶部;所述防护钢条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吊装式平台在安装完毕后,平台和施工层的高度是一致的,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还设置有栏杆,用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且吊装式平台设置有踏步楼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在踏步楼梯的两侧设置走道板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操作平台,且能放置施工材料,减少上下搬运的次数;吊装式平台距离建筑物楼梯间的墙壁为第一间距,方便安装使用。通过使用吊装式平台,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且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包括多条方钢焊接形成的构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步板有13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步板的边缘向下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步板为花纹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走道板有三个,所述走道板的长度与所述主体部长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步楼梯的第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走道板,所述踏步楼梯的第二侧安装有一个所述走道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间距为25厘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式平台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1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