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片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7325.3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3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龙;周铁军;毛伟文;王金灵;刘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10 | 分类号: | B24B37/10;B24B37/30;B24B37/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片 研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片研磨装置,包括第一磨盘、第二磨盘、夹持在所述第一磨盘和所述第二磨盘之间的夹具、安装在所述夹具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相互背离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用于晶片卡入的第一装夹凹槽,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晶片卡入的第二装夹凹槽,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晶片与所述第一磨盘接触,所述第二端面上的晶片与所述第二磨盘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晶片研磨质量和成品率,属于晶片加工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片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片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和技术的发展,晶片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有些公司会提出一些超薄晶片的需求,厚度要求在80-150um左右,这就要求研磨工序所使用夹具厚度也相对较低,在常规加工中,夹具厚度低于200um的情况下,夹具在研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齿和破损,造成该夹具内甚至整盘晶片发生碎片,极大的影响了晶片的成品率,研磨成品率仅50%左右。如果选用厚度较厚夹具,就会造成研磨前后晶片厚度变大,同时也需要增加后续抛光的加工掉量,这样会极大的降低超薄晶片加工效率,同时增加了原料和物料成本,造成超薄晶片生产成本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片研磨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晶片研磨质量和成品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晶片研磨装置,包括第一磨盘、第二磨盘、夹持在所述第一磨盘和所述第二磨盘之间的夹具、安装在所述夹具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相互背离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用于晶片卡入的第一装夹凹槽,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用于晶片卡入的第二装夹凹槽,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晶片与所述第一磨盘接触,所述第二端面上的晶片与所述第二磨盘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座呈圆盘状,所述夹具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第一磨盘至所述第二磨盘的方向贯穿所述夹具,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基座的直径相等,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夹具的厚度与所述基座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装夹凹槽的深度为100um-180um。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装夹凹槽的深度为100um-180um。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装夹凹槽的底部到所述第二装夹凹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0um-300um。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座为聚氨酯制造的一体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装夹凹槽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倒圆角,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基座的圆周侧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倒圆角。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装夹凹槽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倒圆角,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基座的圆周侧面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晶片研磨装置可以用于超薄晶片研磨工序加工,晶片研磨装置对夹具的厚度要求低,避免了加工超薄晶片时候对夹具造成破损,晶片研磨装置的基座可以同时夹持两个晶片,提高了超薄晶片研磨工序的成品率,成品率由50%提高到9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晶片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磨盘,2为第二磨盘,3为夹具,4为基座,5为晶片,31为通孔,41为第一端面,42为第二端面,43为第一装夹凹槽,44为第二装夹凹槽,45为第一倒圆角,46为第二倒圆角,47为第三倒圆角,48为第四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7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