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6235.2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洪健华;申海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健华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肿瘤 病变 显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底侧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底球,所述底球的外表面底侧焊接固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阻尼套,所述软管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连接筒,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并位于底槽的外侧开设有外槽,所述外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条,所述滚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转球,所述滚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显像槽,所述内转球的外表面并位于显像槽的内部设置有显像装置。该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通过将机体放置在人的体内,并通过显像装置可使显像不被人体内部组织粘液影响,从而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对于人们来说谈及色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早的预防诊治疗断肿瘤病变的发生,但在对人体内部肿瘤进行检查时,需要借助显像装置来观察肿瘤具体的情况,现在通常是用窥镜插入人体内部,但是由于人体内部组织粘液较多,可能造成镜下视野模糊,表面结构亦无法辨识,进而降低了检查的准确度,影响后续及时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解决了显像装置不便观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显像装置观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底侧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底球,所述底球的外表面底侧焊接固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阻尼套,所述软管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连接筒,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并位于底槽的外侧开设有外槽,所述外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条,所述滚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转球,所述滚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显像槽,所述内转球的外表面并位于显像槽的内部设置有显像装置。
优选的,所述显像装置包括外滑槽、外弹簧、照明灯、内滑槽、内弹簧和摄像头,所述外滑槽开设在滚条的外表面,所述外弹簧滑动连接在外滑槽的内部,所述照明灯焊接固定在外弹簧远离外滑槽的一端,所述内滑槽开设在内转球的外表面,所述内弹簧滑动连接内滑槽的内部,所述摄像头焊接固定在内弹簧远离内滑槽的一端,通过将机体放置在人体内部,并通过连接筒可将软管与外界支杆相连接加长,通过照明灯对人体内部进行照明,进而通过摄像头观察到具体情况,当滚条与人体组织相接触并在外槽的内部滚动时,通过外槽可刮除照明灯表面的粘液,进而防止人体内部组织粘液直接与摄像头相接触造成显像模糊不清,且当需要对摄像头进行清洁时,只需转动内转球可带动摄像头转动并通过滚条将摄像头表面的粘液刮除,从而便于再次使用,进而提高显像检测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与外滑槽滑动连接,当照明灯在外滑槽内部滑动时,便于外槽内壁可将照明灯外表面的粘液清除。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内滑槽滑动连接,当摄像头在内滑槽的内部滑动时,便于滚条将摄像头外表面的粘液清除。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与外槽活动连接,便于照明灯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外槽内壁可对其表面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滚条活动连接,便于摄像头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滚条可对其表面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外槽和滚条均为圆弧形状,且相互适配,当滚条在外槽内部滚动的同时,也可便于滚条与人体内组织相接触滚动,避免对其组织造成损伤,此外,在滚条滚动的同时通过照明灯和摄像头可近距离观察肿瘤病变情况,从而便于后续对症治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肿瘤病变显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健华,未经洪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6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仔面料加工用自动破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成品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