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6022.X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M11/26 | 分类号: | F16M11/26;H02G3/3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建筑 施工 监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监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监管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监管仪,所述蓄电组设于所述安装架右侧壁,所述布线组设于所述滑轨上,通过电动伸缩杆提供动力带动监管仪做直线往复运动,方便在高度一定的基础上对监管仪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也能在天气恶劣时,将监管仪收回至安装架内,同时,通过滑动板外侧壁从左到右呈线性等距排列卡接的弹性卡扣可以对安装架内部元器件的连接线进行固定,固定板上开设的卡槽可以对连接线进行二次固定,进一步增加连接线的布线平整度,防止发生折线情况,且通过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与外部紧固螺栓配合固定安装架的位置,操作简单便携,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处理基础数据的强大技术平台,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对应性、可追溯性”。在提升管控能力的同时,可提升对项目及建材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减少因设计或施工错误造成的建筑建材浪费,也是减少能源消耗的最佳方式。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其从单一的技术手段,逐渐演变为建筑行业内的一种管理方法,将BIM技术系统地应用到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中,为解决施工现场安全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给项目管理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技术平台,提升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效率。
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在传统的结构施工期间中不能直观的看到三维施工效果模拟,而BIM技术可以依据设计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建模,制作出三维模型,使其能够直观的展现项目结构施工的三维效果,选取相关的复杂节点以方便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现有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安装不便,安装位置固定,不能有效的对建筑施工进行全方面的监管,同时,其内部连接线大多数都是存在于比较狭小的空间内,接线口上的线接头很容易发生折曲的情况,且排线杂乱,整理不便,容易产生热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适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监管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安装不便,安装位置固定,不能有效的对建筑施工进行全方面的监管,同时,其内部连接线大多数都是存在于比较狭小的空间内,接线口上的线接头很容易发生折曲的情况,且排线杂乱,整理不便,容易产生热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包括:安装架、监管组、蓄电组、布线组和固定组,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所述监管组,所述监管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监管仪,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内侧壁底部,所述监管仪安装于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端部,所述蓄电组设于所述安装架右侧壁,所述蓄电组由连接架、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组成,所述连接架固接于所述安装架外侧壁,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固接于所述连接架外侧壁顶部,所述蓄电池卡接于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底部,所述安装架内侧壁后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布线组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布线组由滑动板、弹性卡扣和固定板组成,所述滑动板呈水平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动板外侧壁固接多个所述弹性卡扣,多个所述弹性卡扣沿所述滑动板外侧壁从左到右呈线性等距排列,所述固定组设于所述安装架左侧,所述固定组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固接于所述安装架左侧壁,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卡装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6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