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温的渔网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4701.3 | 申请日: | 202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杜理想;吴方;池艳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25/18;F26B25/00;F26B25/12;F26B21/10;F28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渔网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的渔网烘干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单片机和减震基座,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送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角钢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加热片,所述水箱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气口,且导气口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顶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壳体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箱,且冷凝箱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同步输送带对渔网进行输送,达到了自动输送的效果,减少了渔民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控温的渔网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是渔民捕鱼工具之一,制作渔网的材料主要有尼龙6或改性尼龙的单丝、复丝或复单丝,也可以用聚乙烯、聚酯、聚偏等纤维,捕鱼过后我们需要对渔网进行烘干,以往的烘干方式一般为晾干,但晾干的过程比较慢,影响使用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渔网烘干装置。
但是传统的渔网烘干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渔网烘干装置没有除尘功能,功能性不好,第二,传统的渔网烘干装置没有做到节能环保,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三,传统的渔网烘干装置没有自动输送功能,增加了渔民的工作量,第四,传统的渔网烘干装置没有智能控温功能,当温度过高时,烘干效果差,当温度过高时,容易时渔网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温的渔网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功能性不好、不环保、没有自动输送功能和智能控温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温的渔网烘干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单片机和减震基座,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送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角钢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加热片,所述水箱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气口,且导气口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顶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壳体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箱,且冷凝箱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间通过角钢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三角支架,且三角支架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壳体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导水板,且导水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顶杆,所述壳体内部两端之间安装有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输送带,所述壳体内部的两端之间安装有第一主动轴,且第一主动轴远离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输送带,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上方安装有导向辊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与第一主动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与第二主动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皮带轮机构与导向辊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片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角钢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减震基座,且减震基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壳体的底端与减震基座的顶端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碳纤维防腐蚀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4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胶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传感器芯片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