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切割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3766.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代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重庆渝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4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切割 吻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包括座体、击发块和驱动击发块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击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座体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座体后端的击发旋钮和连接于击发旋钮前端的螺杆,所述击发块穿设于所述螺杆上并与其螺纹配合,旋转所述击发旋钮能够使所述击发块沿其滑动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驱动击发块移动的方式,使得在临床操作时,提高使用者握持器械的稳定性,降低误伤患者的风险;同时,手术过程中,也能节省使用者的体力,从而更方便手术使用者进行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便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
背景技术
直线切割吻合器主要用于消化道重建及其它脏器切除手术中的吻合口创建及残端或切口的闭合。该类产品采用订书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在组织上钉入沿直线方向交错排列的缝合钉,实现手术中对脏器或组织切口进行缝合。同时,利用缝合线以内的切割刀,对缝合部位的组织或脏器进行切除。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直线切割吻合器,在临床使用时,需要使用者一手握住吻合器,另一手拇指顶在击发块上,依靠拇指的力量推动击发块,完成器械吻合操作。经测量,推动击发块所需的力量平均在8Kg左右,这样的力量对多数人而言都比较吃力;更关键的是,一手握持器械,一手推动器械的操作方式,极易造成器械不稳定,存在手术过程中误伤患者身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吻合器的击发采用推动式操作易造成器械工作不稳定而误伤患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包括座体、击发块和驱动击发块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击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座体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座体后端的击发旋钮和连接于击发旋钮前端的螺杆,所述击发块穿设于所述螺杆上并与其螺纹配合,旋转所述击发旋钮能够使所述击发块沿其滑动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座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击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击发块内部具有贯穿的螺孔,所述螺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击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击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螺杆的外螺纹与所述螺孔的内螺纹匹配。
进一步,所述座体后端设置有卡装孔,所述击发旋钮卡装于所述卡装孔中,并能够绕所述击发块的螺孔轴线作周向旋转。
进一步,所述击发旋钮的前端为卡接部,所述击发旋钮的后端为操作部,所述卡接部和操作部分别位于所述座体后端的内侧和外侧。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为第一圆台,所述操作部为第二圆台,且所述第二圆台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台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圆台的圆周外缘上具有滚花。
进一步,所述直线切割吻合器还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对设置,且均与所述座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件为抵钉座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为钉仓组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切割吻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驱动击发块移动的方式,使得在临床操作时,提高使用者握持器械的稳定性,降低误伤患者的风险;同时,手术过程中,也能节省使用者的体力,从而更方便手术使用者进行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3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切割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药物固体制剂小试研究易清洁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