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组自动涂膏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3558.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生;何海军;祁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创翔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吴鸣 |
地址: | 341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电池组 自动 涂膏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部件加工设备领域的一种动力电池组自动涂膏机,包括下料仓、均料仓及挤料仓;下料仓位于均料仓的一端,均料仓的横截面为圆形,均料仓内设有螺旋送料桨,均料仓的最低处设有长条形出料口,挤料仓固定在均料仓的下方,挤料仓的进料口与均料仓的长条形出料口相匹配,挤料仓内设有挤料辊及抹料辊,挤料仓的出料口处设有刮料板,刮料板的上端与挤料辊的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高效、经济适用;而且各部件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铅膏的均匀度,而且使落在板栅上的铅膏的厚度更加均匀,落在板栅上的铅膏的长度与板栅更加匹配,避免了铅膏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板栅涂膏的均匀度及涂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自动涂膏机。
背景技术
板栅是动力电池极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当板栅生产后,需要在板栅上进行铅膏填涂,现有的铅膏填涂设备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涂膏斗不能对宽度较大的板栅进行铅膏填涂,板栅上下料的铅膏不均匀,不仅造成板柵各处铅膏厚度不一,造成涂膏涂抹不均匀,容易引起板栅发生形变,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增加了制造成本,效率低,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自动涂膏机,包括下料仓、均料仓及挤料仓;所述下料仓位于均料仓的一端,下料仓的出料口与均料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均料仓的横截面为圆形,均料仓内设有螺旋送料桨,螺旋送料桨的送料方向背向下料仓,均料仓的最低处设有长条形出料口,所述长条形出料口与螺旋送料桨的送料方向相配合,挤料仓固定在均料仓的下方,挤料仓的进料口与均料仓的长条形出料口相匹配,挤料仓内设有挤料辊及抹料辊,所述挤料辊与抹料辊平行设置,挤料辊及抹料辊之间形成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与长条形出料口上下对应,所述下料通道的下端与挤料仓的出料口相对应,挤料辊及抹料辊的下部漏出挤料仓的出料口之外,所述挤料仓的出料口处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上端与挤料辊的外表面接触,调高了下料的流畅度,避免铅膏在挤料辊的黏连,提高铅膏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下料通道的上方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上端与挤料仓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料板的下端箱下料通道倾斜。便于从均料仓的铅膏精准的进入挤料仓的挤料辊及抹料辊之间的下料通道内,使从挤料仓挤出的铅膏更加均匀一至。
优选的,所述下料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下料仓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提高了下料的均匀度,可通过控制下料仓的出料口处的开关阀门,控制下料的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一种动力电池组自动涂膏机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如搅拌桨的控制组件,螺旋送料桨的控制组件、挤料辊的驱动组件、抹料辊的驱动组件及设置在挤料仓下方的运输组件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如螺旋送料桨、搅拌桨、挤料辊、抹料辊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下料仓内的搅拌桨对下料仓内的铅膏进行搅拌,提高铅膏的均匀度,然后铅膏进入均料仓内,由于均料仓的截面为圆,且均料仓的出料口为与螺旋送料桨平行并配合的长条形出料口,因此铅膏进入均料仓后可在螺旋送料桨的运输作用下逐渐均匀的铺满均料仓,此时从长条形出料口各处落下的铅膏较为均匀,铅膏进入挤料仓后,在导料板的作用下精确的进入下料通道,在挤料辊及抹料辊的相互配合及挤压作用下从挤料仓的出料口挤出,并均匀的落在从挤料仓的下方经过的板栅上,板栅经过抹料辊的时候,抹料辊将落在板栅上的铅膏进一步涂抹均匀及压实。板栅的长度与挤料仓的出料口的长度相匹配,进一步提高涂膏的精确度,避免铅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高效、便于维修,成本低,经济适用;下料仓、均料仓及挤料仓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铅膏的均匀度,而且各部件相互配合,尤其是螺旋送料桨与长条形出料口及挤料辊与抹料辊的相互配合使落在板栅上的铅膏的厚度更加均匀,落在板栅上的铅膏的长度与板栅需要涂膏的部位更加匹配,避免了铅膏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板栅涂膏的均匀度及涂膏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创翔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创翔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3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延长使用寿命耐磨损的测试针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