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3044.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苏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苏瑞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张芳;徐文恭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水剂 用滴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包括漏斗,漏斗侧壁圆周均匀开设有三组安装孔,安装孔内部安装有滴管,滴管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外螺纹,滴管另一端部设置有滴液口,漏斗顶端中心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漏斗顶端连接有转杆,转杆侧壁上设置有打散板,漏斗底端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内壁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环,压力感应环内壁设置有开关电磁阀,压力感应环外接有连接线,连接线贯穿安装环外接控制器,安装环底端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内壁底端设置有连接内螺纹,出液管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之间转动有搅动杆,出液管侧壁设置有马达和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和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称之为第三代减水剂。与第一代木质素磺酸盐普通减水剂和第二代萘系高效减水剂相比,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率、高工作性、高保坍性、高耐久性、低收缩率、分子结构和功能可设计性强、高经济性及绿色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已经成为当今混凝土界研究开发的热点,在水利、水电、桥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核电、港口、码头等重点工程及普通民用建筑工程中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在减水剂的合成生产过程中,滴加是必不可少的控制过程,滴加的控制精度决定了减水剂品质的好坏和稳定性。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原材料有聚醚大单体、丙烯酸、引发剂及链转移剂。聚羧酸减水剂基本制备工艺如下:
首先将粉片状或者液体的聚醚类大单体与水投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通氮气排除反应釜中溶液的氧气;然后均匀加入丙烯酸溶液、引发剂溶液及链转移剂溶液,待均匀加料完成后进行保温及中和操作。减水剂合成滴加工艺是整个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申请号为CN201720291228.X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羧酸减水剂合成滴加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对应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反应釜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反应釜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旋转圆盘,旋转圆盘的底部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安装有滴头,滴头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水孔,滴头的内部安装有阀芯,阀芯的内部安装有中心管,阀芯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水孔,中心管与第二出水孔相通,第一出水孔与第二出水孔配合使用,阀芯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该滴加设备,滴加速度可调,同时也便于提升溶液反应速度。但是,使用该装置进行减水剂合成滴加时,无法对滴加的量进行控制,不便于使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使用该装置进行减水剂合成滴加时,无法对滴加的量进行控制,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减水剂用滴加装置,包括漏斗,所述漏斗侧壁圆周均匀开设有三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安装有滴管,所述滴管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滴管另一端部设置有滴液口,所述漏斗顶端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漏斗顶端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侧壁上设置有打散板,所述漏斗底端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壁上设置有压力感应环,所述压力感应环内壁设置有开关电磁阀,所述压力感应环外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贯穿安装环外接控制器,所述安装环底端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壁底端设置有连接内螺纹,所述出液管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之间转动有搅动杆,所述出液管侧壁设置有马达和底座。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靠近漏斗顶端设置,所述滴管一端深入漏斗内,所述连接外螺纹的长度略小于滴管位于漏斗外部区域的部分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苏瑞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苏瑞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3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生产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路侧石的挤压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