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桨自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2642.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彭芳瑜;苏玮;陈徐兵;董连杰;赵敏;宋国栋;周爱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2 | 分类号: | B23Q3/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自动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螺旋桨曲面铣削加工中的自动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顶头、转动支撑块、转动滑块、方向顶头、电缸装置、垫块、伺服电机及支撑底板,所述支撑顶头与转动支撑块之间通过顶杆连接,所述转动支撑块与万向顶头之间通过旋转滑块相连接,所述万向顶头与电缸装置相连接,所述电缸装置通过垫块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垫块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线路与电缸装置相连接,所述电缸装置的顶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很好的的降低在切削过程中铣刀和螺旋桨之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共振,进而提高切削质量;PLC的应用控制支撑的力在恒定的范围,进而保证铣削的稳定性;省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螺旋桨曲面铣削加工中的自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大致结构,包含三大部分:
1.顶头支撑部分,包含橡胶顶头,调整装置,用于对螺旋桨的支撑。
2.举升部分,包括丝杠,丝套,转动手柄,用于调整顶头的高度。
3.底座部分,底版与套筒焊接,作为整体的支撑作用。
现有技术的缺点:
1.无法对多种螺旋桨进行通用的支撑。不同型号的螺旋桨,需要配套不同的垫块,使用流程较为复杂,顶头无法和螺旋桨很好的贴合,减震效果很一般。
2.设备操作不够方便,调整顶头高度只能通过人工手摇转动手柄调整,效率低下并且操作较为吃力。设备在螺旋桨铣削过程中无法调整高度和支撑力,对于提高铣削的精度的影响较小。
3.支撑部分与螺旋桨的贴合度不高,导致螺旋桨在铣削过程中振动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螺旋桨自动支撑装置,在使用机器人对螺旋桨进行表面铣削时,通过顶头对螺旋桨的支撑,很好的的降低在切削过程中铣刀和螺旋桨之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共振,进而提高切削质量。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桨自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顶头、转动支撑块、旋转滑块、万向顶头、电缸装置、垫块、伺服电机及支撑底板,所述支撑顶头与转动支撑块之间通过顶杆连接,所述转动支撑块与万向顶头之间通过旋转滑块相连接,所述万向顶头与电缸装置相连接,所述电缸装置通过垫块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垫块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线路与电缸装置相连接,所述电缸装置的顶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板与垫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上套有调整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线路与西门子PLC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万向顶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顶头为半圆形球体,其材质采用有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顶部弹性材料的支撑,很好的的降低在切削过程中铣刀和螺旋桨之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共振,进而提高切削质量。
2.PLC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进而控制支撑的力在恒定的范围,进而保证铣削的稳定性,提高质量。
3.替代人工,省去了人工操作支撑工装的麻烦,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2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喂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开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