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1940.3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汇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导丝 可控 弯球囊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球囊,且四组球囊均匀分布在导管的圆柱外表面,所述球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内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不透X光块,所述球囊与注射管之间设置有加压腔,且四组第一不透X光块分别位于四组加压腔内,所述注射管内设置有注射腔。本实用新型中,当导管在血管内需要根据血管情况拐弯时,可以使不同于偏转方向的球囊膨胀,使要偏转方向的球囊收缩,从而使前板的朝向发生偏折,使导管可以避免注射管伤到血管,也避免了导管在通过时阻力过大,强行推动伤到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囊导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微导管是介入方法治疗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作为导丝的导引器械,微导管具有良好的穿越性,推送性,柔顺性,跟踪性,抗折性和抗拉强度等,从而确保微导管在手术过程中能准确到达患者病变部位。
现有的无导丝球囊导管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球囊导管装置大多是直接使导管和血管之间的阻力使导管变向,容易伤到血管,其次现有的弯球囊导管装置,没有注射功能,不能直接把药物直接注射到病灶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球囊,且四组球囊均匀分布在导管的圆柱外表面,所述球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内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不透X光块,所述球囊与注射管之间设置有加压腔,且四组第一不透X光块分别位于四组加压腔内;
所述注射管内设置有注射腔,所述前板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注射针头,且注射针头与注射腔相通,所述注射腔内设置有第二不透X光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连接管,且四组第一连接管通过导管与注射管之间的间隙分别与四组加压腔相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筒,且第一连接管和气筒通过第二连接管相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橡皮塞,且橡皮塞与气筒的内壁形成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橡皮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贯穿连接在气筒的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射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注射腔相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球囊、导管和注射管均为软管,且球囊的伸缩度远大于导管和注射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推头下压使球囊增大,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导管在血管内需要根据血管情况拐弯时,可以使不同于偏转方向的球囊膨胀,使要偏转方向的球囊收缩,从而使前板的朝向发生偏折,使导管可以避免注射管伤到血管,也避免了导管在通过时阻力过大,强行推动伤到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汇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汇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1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