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39875.0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陈江宁;李秀丽;宋建兰;王彤;丁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星辰现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4;F28B9/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胡萝卜素 生产 蒸汽 发生器 冷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包括箱体、中转舱、中空换热板、分流舱以及冷凝管件,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水平固定有中转舱,所述箱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分流舱,所述中转舱、分流舱之间的左右两侧皆竖直安装有等间距的中空换热板,所述分流舱的上方设置有冷凝管件,所述箱体中部的前侧水平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分流舱的四周皆与箱体的内侧壁相互连接,且分流舱上下两侧的箱体内部分别为冷凝腔室、换热腔室,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供水管。本实用新型不仅采用“U”型流通换热结构和多级螺旋冷却结构,大大提高了冷凝效率,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确保冷凝装置运行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向锅炉等密封容器中输入能量(化学能、电能等),使得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再通过蒸汽动力转换装置转换为机械能,为其它设备提供动力。
而在蒸汽发生器的运行过程中,其排气端一般会设置冷凝装置对输出的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目的是为了将高温蒸汽转化为低温气体或冷凝为液态再排出,避免对后续管路或周围工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现有的冷凝装置,其内部结构较为单一,通常将排气管道通入一个水冷箱中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将水体排出。该水凝降温的效率较低,排出的气体中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损伤,同时热交换后的水体直接排出,也造成水资源和热能的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类胡萝卜素生产用蒸汽发生器的冷凝装置,包括箱体、中转舱、中空换热板、分流舱以及冷凝管件,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水平固定有中转舱,且中转舱的内部设置有环流空腔,所述箱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分流舱,且分流舱的内部设置有左右两个隔流空腔,所述中转舱、分流舱之间的左右两侧皆竖直安装有等间距的中空换热板,且中空换热板的两端分别与环流空腔、隔流空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分流舱的上方设置有冷凝管件,且冷凝管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隔流空腔相互连通,并且冷凝管件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中部的前侧水平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后端与另一个隔流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分流舱的四周皆与箱体的内侧壁相互连接,且分流舱上下两侧的箱体内部分别为冷凝腔室、换热腔室,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供水管,并且供水管分别与冷凝腔室、换热腔室底部的一侧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两输入端分别与冷凝腔室、换热腔室底部的另一侧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流空腔呈“C”型结构,且环流空腔、两组中空换热板以及两个隔流空腔之间相互连通并构成“U”型流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管件包括若干个螺旋盘管和导流弯管,所述螺旋盘管皆等间距竖直分布于冷凝腔室的内部,且螺旋盘管之间皆通过导流弯管逐一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腔室、换热腔室位置处的箱体前侧壁上皆镶嵌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的两输入端上皆安装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进入由环流空腔、两组中空换热板以及两个隔流空腔之间相互连通构成的“U”型流通结构,与冷水充分换热后输入冷凝管件中,余热气再次经过若干个螺旋盘管、导流弯管,与冷水二次换热后冷却输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星辰现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星辰现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9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数控车床移动的数控车床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船用电缆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