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5358.6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任冠举 |
地址: | 2133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导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安全带出口轴销、一个安全带出口饰盖及一个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相连;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通过卡扣和螺丝锁付结构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相连。本机构通过采用安全带出口饰盖、可旋转的导向轴销及固定支架的组合的结构形成一个给安全带导向的装置,在改变安全带拉出方向的同时不影响安全带拔出后的回收力,使安全带既能满足安全带从前部被拉出的需求,又能满足拉出回收顺畅的使用需求。安全带出口饰盖使用卡扣加螺丝锁付结构固定,连接紧实,且在使用过程中这些连接结构将被安全带遮挡住,从而不影响外观的简洁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座椅安全带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约束汽车乘员以避免碰撞对乘员造成伤害的安全装置,简单、有效且成本较低。座椅安全带一般由安全带、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带扣及安全带导向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中,通过设置安全带导向机构可改变安全带的抽拉方向使其按设计路径绕过人体以满足将乘员固定在座位上的需求。
传统的安全带导向机构通常包括一个固定在汽车c柱饰板上可供安全带从中穿过的吊环状简易装置。由于吊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较低,安全带的安全性能较差,近年来出现了将安全带导向机构做成包括固定于车身上或座椅上的安全带出口饰盖的现有技术。虽然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但由于机构复杂度上升,现有技术的导向机构容易影响到安全带的拉出与回缩,出现乘员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安全带拿取不顺畅的问题。此外,安全带抽拉过程与其它结构发生摩擦碰撞的次数增加加重了织带的磨损。安全带出口饰盖在车身的安装固定不紧实还会导致其所能承受的应力下降而在使用中发生断裂。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安全带的安全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安全带饰盖机构的安全带导向机构,在保证安全带较高的安全性能的同时做到安装拆卸简单、外形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安全带出口轴销、一个安全带出口饰盖及一个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相连;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通过卡扣和螺丝锁付结构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上各有一个开口,安装时,所述一对开口对齐共同形成一个可使安全带贯穿通过的安全带出口。安全带在从所述安全带出口中穿过后延伸方向发生了改变且受到所述安全带出口的限制,因此,更改所述安全带出口在车身或座椅上的方位可获得理想的安全带延伸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的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供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穿过的轴销通孔,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贯穿过所述一对轴销通孔而横向穿设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上。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一端设有凸肩,所述凸肩直径大于所述轴销通孔直径以防止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从所述轴销通孔中滑出脱落。由此,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与安全带的下表面接触,安全带经过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后从所述安全带出口穿出工作时,所述安全带出口轴销通过转动减小安全带与安全带导向机构之间的摩擦,从而辅助安全带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下部还设有一个或多个向后凸起的后凸卡扣;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的舌片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后凸卡扣卡孔;安装时,将所述后凸卡扣置于所述后凸卡扣卡孔中。另外,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上部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楔形卡扣;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卡扣数目相等的锁片,所述锁片上设有楔形卡扣卡孔;安装时,所述楔形卡扣与所述楔形卡扣卡孔——对应并连接。通过后凸卡扣和楔形卡扣的设计,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带支架还通过卡扣连接。由此,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与所述安全带出口饰盖支架之间通过卡扣与螺丝锁付的结构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5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移动式风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