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1522.6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钟燕辉;钟建坤;陈艳芳;廖晓明;邱志文;刘长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N31/1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7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定 材料 燃烧 性能 试样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包括:底座、定位杆、试样夹和调节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定位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试样夹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定位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试样夹采用整体式结构,可根据试样的位置进行安装调节,可实现快速定位和装夹,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具有较高的装夹效率,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高分子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诸如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因其固有的易燃性而经常被引燃导致火灾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有毒气体,并伴随着大量烟雾,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生物以及环境。所以,高分子材料固有的易燃性也严重制约了它们的使用范围。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问题成为行业领域内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衡量高分子材料可燃性的方法很多,但更直接的抗燃性判据是氧指数(OI)。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说来氧指数越高表明材料阻燃性能越好。氧指数的实验原理是将一个试样垂直地固定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混合气体的透明玻璃燃烧筒中,点燃试样的顶端,并观察试样的燃烧特性,把试验连续燃烧时间或试样燃烧强度与给定的判据相比较,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一系列试验,估算氧浓度的最小值。
测试材料的氧指数前需将测试试样装夹固定在玻璃筒内,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试样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试样夹本体10上设只有多个螺栓组件20,可见,现有的试样装夹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不易于调节试样的装夹位置,导致操作不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旨在克服现有试样夹结构复杂不便于调节试样装夹位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包括:底座、定位杆、试样夹和调节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定位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试样夹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定位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调节块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中,所述定位杆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三连接段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段与所述调节块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段相适配的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中,所述试样夹具有夹持部和压力部;所述夹持部内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压力部上开设有减重开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试样夹具中,所述试样夹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具有第一弹簧脚和第二弹簧脚,所述试样夹的第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簧脚相卡合的第一凹槽,所述试样夹的第二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弹簧脚相卡合的第二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1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颗粒分选用筛分装置
- 下一篇:液压站回油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