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29176.8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轩慧杰;晏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G7/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屠佳婕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心血管 内科 护理 翻身 辅助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包括传动装置、床板、连接架和支撑板,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连接设有支撑腿,所述连接架连接设于支撑腿上,所述床板铰接设于连接架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杆、扇形板、升降杆和传动杆,所述连接板上一侧连接设有传动槽,且所述传动杆上一侧连接设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连接设于扇形板上,所述升降杆一端连接设于传动杆一端。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使用简单,能根据情况随意调节床板倾斜角度,减少病人由于翻身困难增加体力消耗情况的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人由于身体虚弱。在翻身或者起身时需要一定的助力来达到翻身的效果,现有的翻身架一般坡度设置均是固定的,不能有效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达到调节坡度,造成病人不适。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一种实用性高,使用简单,能根据情况随意调节床板倾斜角度,减少病人由于翻身困难增加体力消耗情况的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使用简单,能根据情况随意调节床板倾斜角度,减少病人由于翻身困难增加体力消耗情况的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包括传动装置、床板、连接架和支撑板,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连接设有支撑腿,所述连接架连接设于支撑腿上,所述床板铰接设于连接架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杆、扇形板、升降杆和传动杆,所述连接杆两端连接设有连接板,所述电机连接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扇形板可旋转连接设于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连接板上一侧连接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杆可传动连接设于传动槽内,且所述传动杆上一侧连接设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连接设于扇形板上,所述升降杆一端连接设于传动杆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对称设有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设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连接设于两组传动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槽呈L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顶端连接设于床板底部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板上设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和连接杆与扇形板连接处分别设有与滑槽啮合的滑动块。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实用性高,使用简单,能根据情况随意调节床板倾斜角度,可以减少病人由于翻身困难增加体力消耗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9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折焰角积灰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纺织的纺织浆液均匀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