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7456.5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方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钱文斌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助力 转向 系统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包括上盖、电路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内布置有电源及信号处理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和场效应管;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提供电源及信号采集输入端口的连接器和从电机伸出的三相PIN针,所述连接器和三相PIN针的上端均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装配牢靠,连接方便,助力输出可变,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机械、液压助力、电液转向到如今的电子助力转向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转向系统存在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部件繁多、组装困难、燃油损耗大、污染严重、且转向助力恒定不变,操控性能差等缺点。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可以完美的解决上述问题,它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电子控制器控制电机智能的输出助力实现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电控系统设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结构紧凑,体积小,装配牢靠,连接方便,助力输出可变,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包括上盖、电路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内布置有电源及信号处理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和场效应管;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提供电源及信号采集输入端口的连接器和从电机伸出的三相PIN针,所述连接器和三相PIN针的上端均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所述底座采用铝合金材料并使用压铸工艺成型。
所述底座带有热沉结构。
所述上盖为镀锌钢板冲压成型的壳体结构,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卡扣、螺栓或卡销的方式固定。
所述连接器内竖直布置有若干根PIN针,所述PIN针通过后插式插入底座中,每根PIN针的上端均与所述电路板通过Press-fit或者波峰焊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器的下端对应母端对插端子的位置布置有三个连接端口。
所述PIN针采用黄铜制成,并四面镀锡。
所述三相PIN针直接从电机端伸出,穿过底座的开孔,插入所述电路板中,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Press-fit或者波峰焊的方式连接。
所述电路板通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销钉孔的销钉进行定位,再由螺钉进行固定。
所述三相PIN针采用黄铜制成,并四面镀锡。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底座为热沉结构,具有优良的导热及散热性能,电路板上的大功率器件热量通过底座热沉结构吸收并传递;上盖的壳体下端边缘对称布置的卡扣,方便上盖与底座配合;该控制器可以实现电机的智能供电与运转,使电机提供的转向助力可变并实现智能的闭环控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上盖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上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后插式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7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饲料除杂的永磁筒
- 下一篇:一种电子助力制动系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