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廊的管道焊接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27288.X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毕研美;赵波;李家强;王国梁;张培会;路辉;徐洪雨;苏迎军;杨玉宝;魏吉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焊接 定位 装置 | ||
1.一种用于管廊的管道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对节管焊接端口进行高度调节的转运装置(1)、用于对节管焊接端口进行夹装定位的对接口装置(2),
转运装置(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转动辊(11)、第二转动辊(12)、上支撑架(13)、伸缩缸(14)、导向柱(15)、套筒(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边架(19)和下移动架(10)并且在上支撑架(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辊(11)和第二转动辊(12),在上支撑架(13)与下移动架(10)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缸(14)、导向柱(15)和套筒(16)并且在套筒(16)与下移动架(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7)和第二支撑杆(18),在下移动架(10)上设置有边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廊的管道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节管焊接端口在稳定连接状态下进行焊接的方式把转运装置(1)和对接口装置(2)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廊的管道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在节管上分别设置有转运装置(1)和对接口装置(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廊的管道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转动辊(11)和第二转动辊(12)分别设置为中字形轴状体并且第一转动辊(11)的端头和第二转动辊(1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上支撑架(13)转动式联接,第一转动辊(11)和第二转动辊(12)设置为呈V字形分别并且第一转动辊(11)的中心线与上支撑架(13)的横向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和第二转动辊(12)的中心线与上支撑架(13)的横向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分别设置为55-75°,第一转动辊(11)和第二转动辊(12)设置为与节管接触式联接,
或,上支撑架(13)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横梁部(131)、第二横梁部(132)和第一竖梁部(133)并且第一竖梁部(13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横梁部(131)的中间部联接,第一竖梁部(13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横梁部(132)的中间部联接并且第一横梁部(131)的端头和第二横梁部(13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导向柱(15)联接,第一竖梁部(133)的下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伸缩缸(14)联接并且第一竖梁部(133)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耳座与第一转动辊(11)和第二转动辊(12)转动式联接,第一横梁部(131)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耳座与第一转动辊(11)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二横梁部(132)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耳座与第二转动辊(12)转动式联接,第一横梁部(131)、第二横梁部(132)和第一竖梁部(133)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或,伸缩缸(14)设置为两节式伸缩杆并且伸缩缸(14)的伸缩端头设置为与上支撑架(13)联接,伸缩缸(14)的外壳部设置为与下移动架(10)联接并且伸缩缸(14)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
或,导向柱(15)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导向柱(15)的上端头设置为与上支撑架(13)联接,导向柱(15)设置为与套筒(16)滑动式联接,
或,套筒(16)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并且套筒(16)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下移动架(10)联接,套筒(16)设置为与导向柱(15)套接式联接,
或,第一支撑杆(17)和第二支撑杆(18)分别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第一支撑杆(17)的下端头和第二支撑杆(18)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移动架(10)联接,第一支撑杆(17)的上端头和第二支撑杆(18)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套筒(16)联接并且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和套筒(16)设置为三棱体分布,第一支撑杆(17)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边架(19)联接,
或,边架(19)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竖杆部(191)、第二竖杆部(192)、第一横杆部(193)、第一斜杆部(194)、第二斜杆部(195)和第二横杆部(196)并且第二横杆部(196)的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支撑杆(17)联接,第一竖杆部(191)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竖杆部(192)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横杆部(193)联接并且第一竖杆部(1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竖杆部(19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移动架(10)联接,第一斜杆部(194)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二斜杆部(195)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横杆部(193)联接并且第一斜杆部(194)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二斜杆部(19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二横杆部(196)联接,第一竖杆部(191)、第二竖杆部(192)、第一横杆部(193)、第一斜杆部(194)、第二斜杆部(195)和第二横杆部(196)分别设置为条状体,
或,下移动架(10)设置为包含有第二竖梁部(101)、第三横梁部(102)、第四横梁部(103)、第五横梁部(104)、第六横梁部(105)、第三竖梁部(106)、滚轮部(107)和第四竖梁部(108)并且第二竖梁部(101)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第四竖梁部(108)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102)的端头和第四横梁部(103)的端头联接,第二竖梁部(10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第四竖梁部(108)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五横梁部(104)的端头和第六横梁部(105)的端头联接,第四横梁部(103)的中间部和第六横梁部(105)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竖梁部(106)的端头联接并且第二竖梁部(101)的端头下端端面部和第四竖梁部(108)的端头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滚轮部(107)联接,第三竖梁部(106)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伸缩缸(14)联接并且滚轮部(107)的支架设置为与边架(19)联接,第四横梁部(103)的端头上端端面部和第六横梁部(105)的端头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套筒(16)和第二支撑杆(18)联接并且第三横梁部(102)的端头上端端面部和第五横梁部(104)的端头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套筒(16)和第一支撑杆(17)联接,第二竖梁部(101)、第三横梁部(102)、第四横梁部(103)、第五横梁部(104)、第六横梁部(105)、第三竖梁部(106)和第四竖梁部(108)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滚轮部(107)设置为万向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72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挖钻机桶钻清理器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沉降观测用水准仪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