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4246.0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8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赛尔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远程 会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包括会诊仪,会诊仪包括主机,主机上设置显示器,显示器上设置摄像头,主机的侧面设置生命特征采集器,主机内部分别设置处理模块、5G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生命特征采集器包括腕带,腕带的下方设置壳体,壳体内设置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处理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显示器、5G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会诊仪通过5G模块依次无线电性连接云端、医院接收终端和医生个人终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处于同一地点专家的会诊,还可以满足处于不同地点专家的会诊操作,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会诊是通过网络实现多个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使得病人的就诊不再局限于一个地点的医生,尤其适用于一些疑难杂症、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是远程会诊的基础,远程会诊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实现对病人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存储、查询、显示等等操作。
现有的远程会诊系统通常是参与会诊的专家医生需要处于同一地点实现专家会诊,这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专家医生来说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会诊仪,所述会诊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上设置摄像头,所述主机的侧面设置生命特征采集器,所述主机内部分别设置处理模块、5G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生命特征采集器包括腕带,所述腕带的下方设置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所述处理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显示器、5G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所述会诊仪通过5G模块无线电性连接云端,所述云端无线电性连接医院接收终端,所述医院接收终端无线连接多个医生个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均位于壳体上方,且与人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医生个人终端包括计算机或平面电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处于同一地点专家的会诊,还可以满足处于不同地点专家的会诊操作,灵活方便;通过5G模块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会诊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机、2显示器、3摄像头、4腕带、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赛尔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赛尔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4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