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手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0657.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支撑 装置 | ||
一种输液手部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输液时手部无法固定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左的矩形壳,矩形壳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上端设有位于矩形壳左方且开口朝右的指筒,矩形壳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块,连块上端伸出滑槽且设有开口朝内的夹块,两个连块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矩形壳内且前后方向的副齿条,两个副齿条左右相对,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副齿条啮合的齿柱,伸缩板右端设有位于副齿条上方且可左右滑动的主齿条,主齿条与齿柱啮合;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液手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
在输液时,由于没有支撑装置,患者往往将输液侧手臂平放在床上或者输液椅扶手上,但由于床面较软且输液椅扶手较窄,输液侧手臂容易滑落,造成注射针脱落或刺破血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一些儿童容易手部乱动,容易造成跑针等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输液手部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输液时手部无法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左的矩形壳,矩形壳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上端设有位于矩形壳左方且开口朝右的指筒,矩形壳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块,连块上端伸出滑槽且设有开口朝内的夹块,两个连块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矩形壳内且前后方向的副齿条,两个副齿条左右相对,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副齿条啮合的齿柱,伸缩板右端设有位于副齿条上方且可左右滑动的主齿条,主齿条与齿柱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矩形壳、夹块、指筒等,可以实现对患者输液侧手部的支撑固定,防止手部移动造成脱针、跑针等现象的发生,设有的防压垫,可以防止夹块压伤患者手腕部皮肤,设有的转盘,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转动螺杆,设有的L形板与夹板等,可以实现对矩形壳的固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矩形壳晃动,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左的矩形壳1,矩形壳1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板2,伸缩板2上端设有位于矩形壳1左方且开口朝右的指筒3,矩形壳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4,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连块5,连块5上端伸出滑槽4且设有开口朝内的夹块6,两个连块5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矩形壳1内且前后方向的副齿条7,两个副齿条7左右相对,矩形壳1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副齿条7啮合的齿柱8,伸缩板2右端设有位于副齿条7上方且可左右滑动的主齿条9,主齿条9与齿柱8啮合。
为了便于患者放置大拇指,所述的矩形壳1上端设有位于夹块6左方且开口朝后的拇指套10。
为了带动主齿条9左右滑动,所述的矩形壳1右端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1,螺杆11左端贯穿矩形壳1且与主齿条9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11,所述的螺杆11右端同轴设有转盘12。
为了防止压伤患者手腕,所述的两个夹块6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防压垫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0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患者手术肢体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结块的染料生产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