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9480.4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娟;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332 | 分类号: | A61B5/3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外科 护理 便携式 心脏 监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监护仪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包括保护壳和心脏监护仪本体,保护壳背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把手,保护壳底部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底脚,保护壳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收纳块,收纳块内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收纳抽屉,收纳块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保护壳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保护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柄,心脏监护仪本体左右两侧的中央均转动连接有转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携带中和使用中的心脏监护仪进行保护,同时避免电极片在携带时出现丢失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监护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
背景技术
心脏监护仪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功能采集仪器,它能够实时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收集和记录,并将采集到的患者心电信息进行分析和预警,从而达到对患者心脏健康的监护作用,但心脏监护仪属于精密医学仪器范畴,内部结构复杂,现在虽然有便于携带的心脏监护仪来确保随时随地都能对患者的心电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但现有的便于携带的心脏监护仪没有保护结构,容易在携带时或使用时出现意外损坏,同时心脏监护仪需要使用电极片作为连接件,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来采集患者的心电信息,但现有的便携式心脏监护仪没有专门对电极片的收纳结构,容易使电极片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具备能够在携带和使用时对心脏监护仪进行保护,可以对电极片进行收纳等优点,解决了携带和使用时无法对心脏监护仪进行保护,容易造成电极片丢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包括保护壳和心脏监护仪本体,所述保护壳背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保护壳底部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保护壳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内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收纳抽屉,所述收纳块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保护壳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保护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柄,所述心脏监护仪本体左右两侧的中央均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远离心脏监护仪本体中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心脏监护仪本体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卡板。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其中底脚的整体由耐磨橡胶所制成,所述底脚的底部与保护壳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转杆的底部与保护壳底部之间的距离,该结构设置,避免该装置放置在平面上使用时出现打滑的情况,同时避免转柄与放置平面接触导致放置不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其中收纳抽屉的正面贯穿收纳块的正面,所述收纳抽屉的正面贯穿保护壳的正面并与保护壳之间相滑动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收纳抽屉能够从保护壳的正面取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从收纳抽屉内拿取电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其中转柄的顶部贯穿保护壳内壁的底部,所述转柄的顶部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底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只需要转动转柄便可带动转杆在保护壳的内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其中转杆内壁的表面开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杆通过该螺纹结构与转杆的内部相连接,该结构设置,利用螺纹杆和转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对保护壳和心脏检测仪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限定,同时利用螺纹杆和转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能够带动心脏监护仪本体在保护壳的内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其中卡板左侧的形状结构为冂字形结构,所述卡板底部的形状大小与连接板顶部的形状大小相契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利用卡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卡合作用,对心脏监护仪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9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减噪压缩气阀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清洁机构的智能配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