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9103.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刚;程园;邹小玲;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南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互感器 综合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基座、连接筒、连接筒盖、活动压盖;支撑基座包括连接板、安装筒以及肋板;安装筒水平设置,安装筒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承压台,安装筒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第一内螺纹段内侧设有内螺纹;连接筒包括第二外螺纹管段、光滑管段,连接筒盖包括第三外螺纹段、挤压板面,光滑管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筒前侧内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选择组合使用活动压盖或者不适用活动压盖可以分别对互感器进行软接触或者硬接触的载荷测试,可以配合设置线缆进行输电实时测试模拟实际工作情形,并配合进行相应工况下的载荷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互感器作为各类离线式传感检测设备以及各类在线取电设备的重要部分,其性能和参数直接左右着传感设备以及去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生产成本。虽然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但受互感器工作环境中受力、温度变化以及周围电场磁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互感器在实际工作时各项物理和电学参数性能并不稳定,在不同工况以及使用环境下,互感器自身的各项参数性能也会发生改变。但现在的互感器生产线配套的检测方案一般只会进行静态物理载荷测试,通过简单地施加载荷来测试互感器静态下物理性能,包括承压能力,变形参数等,电学性能测试另外单独进行。这就导致生产线的测试环境与互感器的实际工作情形并不一致,处于静态的互感器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能参数与其实际工作时的性能和参数会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案和设备,以便于能够在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时兼顾实际情形的差异,获得更真实有效的测试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互感器本体进行硬接触和软接触的物理载荷试验,同时可以方便的配合进行实际情形的模拟已获得更准确的测试数据的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基座1、连接筒2、连接筒盖3、活动压盖4;所述支撑基座1包括连接板10、设于连接板10上方的安装筒11以及设于连接板10和安装筒11之间的肋板12;安装筒11水平设置,安装筒11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承压台11b,安装筒1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11a,第一内螺纹段11a内侧设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筒2包括后侧的第二外螺纹管段20、设于第二外螺纹管段20前侧的光滑管段21,所述第二外螺纹管段20外侧设有与第一内螺纹段11a配合的外螺纹,光滑管段2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1a;第二外螺纹管段20旋入第一内螺纹段11a;
所述连接筒盖3包括可旋入光滑管段21前侧第二内螺纹21a中的第三外螺纹段30、设于第三外螺纹段30后侧的挤压面板31,所述第三外螺纹段30旋入光滑管段21前侧;所述光滑管段21的外径小于连接筒2前侧内径;
所述活动压盖4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光滑管段21与连接筒2之间的滑动套40以及设于滑动套40后侧的承压面板41,承压面板41和挤压面板3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
对前述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承压台11b与承压面板41正对设置,承压面板41和挤压面板31为直径不小于环形承压台11b的圆板结构,承压面板41和挤压面板31中间设有与安装筒11中间孔同轴的通孔。
对前述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承压面板41的后侧以及挤压面板31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弹簧定位环9a,所述压缩弹簧5的两端套接并固定在前后侧的弹簧定位环上。
对前述组合式互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承压面板41的前侧外缘设置有环形遮罩4a,所述环形遮罩4a的内径不小于环形承压台11b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南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南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9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外墙导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造粒机用刮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