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8836.2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杰;胡梦君;韩士杰;周学雅;王佳丽;苗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B07B1/00;B03C7/02;B08B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王理君 |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样品 过筛 去除 杂质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还包括粉碎风干机构、筛分机构和静电除杂机构,所述静电除杂机构包括与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且开口向上的箱体、位于箱体的上方且用于将箱体内土壤中植物粉末和根系进行去除的除杂机构、位于箱体的后侧且用于清理除杂机构上的附着物的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静电除杂机构的设置,便于将土壤样品中的植物粉末和根系进行去除,清理效果好,筛分机构的设置,将土壤样品中较大的植物和根系除掉,风干粉碎机构的设置,便于将土壤样品中大颗粒的土块进行粉碎并进行风干的操作,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土壤样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测定指标是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但是,通常收集野外土壤样品时,会含有收集大颗粒土块并且混有植物粉末和根系,需要对土壤样品进一步过筛和去除杂质。传统的生态学方法分为两步:1)将风干土壤样品倒入目数为10目的标准筛,手动晃动标准筛过筛直径小于2mm土壤与植物粉末、根系;2)将过筛后的土壤利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微量电荷,吸附土壤样品中掺杂的植物粉末和根系;上述方法均采用手工操作,工序繁琐,费时费力,并且电荷小,不能有效的吸附土壤样品中的植物粉末和根系。
因此,提供一种便于将土壤样品中的植物粉末和根系进行去除且工作效率高的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土壤样品中的植物粉末和根系进行去除且工作效率高的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土壤样品过筛和去除杂质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杆,还包括与支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的粉碎风干机构、位于粉碎风干机构的下方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筛分机构、位于筛分机构的下方且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静电除杂机构,所述静电除杂机构包括与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且开口向上的箱体、位于箱体的上方且用于将箱体内土壤中植物粉末和根系进行去除的除杂机构、位于箱体的后侧且用于清理除杂机构上的附着物的清理机构。
所述除杂机构包括位于箱体上方的电极棒、与电极棒的右端固定连接的绝缘连接杆、与绝缘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且使电极棒和绝缘连接杆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使第一驱动机构、电极棒和绝缘连接杆向前或向右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支撑架与底座的上表面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支撑架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极棒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连接,静电发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绝缘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底部通过滑动机构与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且开口向上的滑槽、与旋转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滑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二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伸缩端与旋转电机的前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下表面与电极棒接触且位于箱体后侧的清扫刷、位于清扫刷下方用于收集清扫刷上的附着物的收集盘、与清扫刷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粉碎风干机构包括用于盛放土壤的第一物料筒、与位于第一物料筒顶部的进料口、位于第一物料筒底部的第一出料口、与第一物料筒顶部固定连接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物料筒内的搅拌轴、与第一物料筒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出风口位于第一物料筒内的风干机,第一出料口上设有第一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8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电缆隧道隐患防护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花探测器检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