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7942.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俞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喷淋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所述喷淋塔本体包括塔身和输水管,所述塔身的下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塔身的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输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塔身内部还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有碱性吸收液,所述储液槽的上方设有分隔板和过滤层,所述分隔板包括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所述弧形侧壁与塔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面侧壁与塔身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分隔板平面侧壁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层包括分液板、玻璃纤维过滤板和第二活性炭板,所述玻璃纤维过滤板位于分液板下方,所述第二活性炭板位于玻璃纤维过滤板下方,所述分液板上设有漏液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化工废气吸收净化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日益凸显。而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化工废气的产出,如果直接将化工废气排放到空气当中,将会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工业生产中通常要用到废气处理喷淋塔来吸收掉化工废气,然而市面上的喷淋塔对化工废气的吸收能力较差,净化化工废气常常需要通过多个喷淋塔,操作复杂且依旧存在未完全净化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市面上的喷淋塔对化工废气的吸收能力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所述喷淋塔本体包括塔身和与塔身内部相连通的输水管,所述塔身的下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塔身的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塔身的下端,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塔身的上部,所述输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塔身内部还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有碱性吸收液,所述储液槽位于塔身的底部,所述储液槽的上方设有分隔板和过滤层,所述分隔板包括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所述弧形侧壁与塔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面侧壁与塔身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分隔板沿平面侧壁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层包括分液板、玻璃纤维过滤板和第二活性炭板,所述玻璃纤维过滤板位于分液板下方,所述第二活性炭板位于玻璃纤维过滤板下方,所述分液板上设有供碱性吸收液和化工废气通过的漏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将储液槽中的碱性吸收液输送到塔身上部,碱性吸收液从塔身上部洒下,化工废气从进气口进入,自下而上运动并从排气口排出。在塔身中,通过碱性吸收液与化工废气相接触,从而将化工废气进行净化。洒下的碱性吸收液落在倾斜设置的分隔板上,碱性吸收液顺着分隔板流下,而化工废气也沿着分隔板向上升,从而增加了碱性吸收液与化工废气相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吸收净化能力。设置第二活性炭板,能够吸收化工废气中的微小杂质、重金属和刺激性气味等,设置玻璃纤维过滤板具有优良的集尘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净化能力,设置过滤层能够将从分隔板上流下的碱性吸收液进行良好的分液,从而使碱性吸收液与玻璃纤维过滤板的接触更为均匀,有助于提高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挡条,所述挡条用于使在分隔板上向下流动的碱性吸收液激起水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挡条将分隔板上向下流动的碱性吸收液激起水花,能够增加碱性吸收液与工业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吸收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活性炭滤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内填充设置有沸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沸石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够对工业废气起到净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身内部自上而下设有三个十字喷头架,所述十字喷头架包括四个端部,四个所述端部处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出液方向为竖直方向的竖向喷头,所述竖向喷头与输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喷头能够向下喷洒碱性吸收液,且使得碱性吸收液的喷洒更为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7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型材边框自动铆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