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7464.1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波;高健;孟祥辉;钱殿勇;徐晓旭;陈思雯;孙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D23/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机匣 壳体 结构 | ||
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所述前机匣壳体内设有两个螺柱安装孔,所述两个螺柱安装孔分别是螺柱安装孔一和螺柱安装孔二,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71°,所述螺柱安装孔二的中心距离前机匣壳体的中心孔的中心距为H1,H1=67mm,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距为H2,H2=16mm。本实用新型将离合支臂支撑螺柱与螺柱安装孔螺纹连接,使离合支臂固定在前机匣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只需将现有机型的前机匣壳体内腔修模,增加离合支臂支撑螺柱安装位置,实现两种离合支臂共用一个前机匣,模具共用,增加一种离合,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器离合操纵系统为板式中支点和前支点结构,离合支臂有半离合和全离合两种形式,前机匣壳体上有固定离合支臂的螺柱,根据离合支臂的固定支点位置,螺柱有两种形式,离合支臂固定在前机匣壳体螺柱上,目前前机匣壳体在结构设计时,只满足一种状态离合支臂支撑螺柱安装需求,离合系统采用两种板式结构形式,需要两种前机匣壳体,零件状态增加,模具增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前机匣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所述前机匣壳体内设有两个螺柱安装孔,所述两个螺柱安装孔分别是螺柱安装孔一和螺柱安装孔二,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71°,所述螺柱安装孔二的中心距离前机匣壳体的中心孔的中心距为H1,H1=67mm,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距为H2,H2=16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离合支臂支撑螺柱与螺柱安装孔螺纹连接,使离合支臂固定在前机匣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只需将现有机型的前机匣壳体内腔修模,增加离合支臂支撑螺柱安装位置,实现两种离合支臂共用一个前机匣,模具共用,增加一种离合,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将一个离合支臂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机匣壳体内的螺柱安装孔一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另一个离合支臂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机匣壳体内的螺柱安装孔二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机匣壳体的轴测图;
图5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前机匣壳体1、螺柱安装孔一2、螺柱安装孔二3、平台4、离合支臂支撑螺柱5、离合支臂一6、分离轴承7、离合支臂二8。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前机匣壳体结构,所述前机匣壳体1内设有两个螺柱安装孔,所述两个螺柱安装孔分别是螺柱安装孔一2和螺柱安装孔二3,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71°,所述螺柱安装孔二3的中心距离前机匣壳体1的中心孔的中心距为H1,H1=67mm,两个螺柱安装孔的中心距为H2,H2=16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机匣壳体1内的底面设有凸起的平台4,所述两个螺柱安装孔设置在凸起的平台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7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度表主动齿轮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