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6987.4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英;刘萍;杨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监测 膀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包括导尿管、导尿孔、测压管、硬质直管、阀门、环形水囊、通水管和密封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持续监测膀胱压力,同时可对测压管进行适时冲洗,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几率,可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
背景技术
人体腹腔内的压力正常状态下平均应为零或接近零,但在临床中许多疾病都能引起腹腔内的压力增高,引发原因可分为急性因素和慢性因素,急性因素包括空腔脏器的高度扩张、腹腔内脏器的水肿渗出、腹腔内出血、腹内填塞物的使用等因素,慢性因素包括肿瘤的增长等因素。腹腔内的压力持续增高可引起腹内高压,其在排尿障碍患者,特别是有排尿障碍的高危手术病人中的发生率通常为5%至40%,严重者可导致腹腔间隙综合症。
目前,直接进行腹压的测量不容易操作,而通过测量膀胱压可以间接的直观的代替腹压的测量,但是现有情况是在有菌环境下易出现尿路感染,并且不能持续监测膀胱压。因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持续监测,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几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监测膀胱压的尿管,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的导尿口端的侧壁设有多个导尿孔,所述导尿管背离导尿孔的一端与外界接尿袋相连;所述导尿管的外侧壁设有沿导尿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测压管,所述测压管位于导尿孔所在侧的一端位于患者膀胱内,所述测压管背离导尿孔所在侧的一端位于患者体外,所述测压管背离导尿孔所在侧的一端设有硬质直管,所述硬质直管还设有阀门;还包括环形水囊,所述环形水囊环绕在测压管和导尿管的外侧壁,所述环形水囊背离导尿孔的一侧设有与环形水囊相连通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背离环形水囊的端部设有与通水管螺纹旋接的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直管外套设有与硬质直管螺纹旋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背离测压管的端部设有压力提示器,所述压力提示器面向测压管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连接管内,所述压力提示器设有电池、压力值显示屏和微型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测压管背离导尿孔所在侧的一端设有硬质类U型管,所述压力提示器设于硬质类U型管的弯折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硬质类U型管内,所述阀门设于硬质类U型管背离测压管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持续监测膀胱压力,同时可对测压管进行适时冲洗,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几率,可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硬质类U型管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硬质类U型管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尿管;2、导尿孔;3、测压管;4、硬质直管;5、连接管;6、压力提示器;7、压力传感器;8、电池;9、压力值显示屏;10、微型处理器;11、阀门;12、环形水囊;13、通水管;14、密封盖;15、硬质类U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6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风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服装制作用的裤头撑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