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5351.8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王鸿晨;陈俊;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隆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削 毛刺 体式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包括刀柄及刀头,所述刀柄安装于数控车床上回转驱动刀头进行内孔车削及去除毛刺,所述刀头包括进行内孔车削的主刀头及去毛刺的副刀头,所述主刀头包括与待加工内孔轴线垂直的前刀面及加工孔壁的主后刀面,所述副刀头包括对已加工孔壁进行去毛刺处理的副后刀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通过改善刀具的切削面形状及增加去毛刺的副刀头,对加工孔进行加工及去毛刺,依次加工完成,并对所有的切削刃都进行倒角,避免产生加工毛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
背景技术
在加工汽缸盖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到孔加工,一般会使用到钻头,而钻头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刃口的磨损,出口位置容易出现翻边毛刺,在去除毛刺过程中容易出现孔划伤,进而破坏了加工孔的内壁质量,使得加工孔无法满足装配需求。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通过改善刀具的切削面形状及增加去毛刺的副刀头,对加工孔进行加工及去毛刺,依次加工完成,并对所有的切削刃都进行倒角,避免产生加工毛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通过改善刀具的切削面形状及增加去毛刺的副刀头,对加工孔进行加工及去毛刺,依次加工完成,并对所有的切削刃都进行倒角,避免产生加工毛刺。
本实用新型的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包括刀柄及刀头,所述刀柄安装于数控车床上回转驱动刀头进行内孔车削及去除毛刺,所述刀头包括进行内孔车削的主刀头及去毛刺的副刀头,所述主刀头包括与待加工内孔轴线垂直的前刀面及加工孔壁的主后刀面,所述副刀头包括对已加工孔壁进行去毛刺处理的副后刀面,前刀面为刀具上与切屑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表面,主后刀面为刀具上与工件过渡表面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表面即对内孔的内壁进行加工的刀面,副后刀面为刀具上与工件以加工表面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表面即对已经加工之后的内孔壁进行去毛刺处理的刀面。
进一步,所述副后刀面与待加工内孔表面母线重合,经过副后刀面加工去毛刺的表面即为最终的加工孔内壁。
进一步,所述主刀头与副刀头之间留有排屑间隙,用于容纳主刀头切削时产生的切削屑。
进一步,所述主刀头的根部沿刀柄的轴线方向宽度大于主后刀面的宽度形成台阶形的背前刀面,根部的宽度较大可以保证主刀头根部具备较强的刚度和强度,在切削时可以承受更大的切削力。
进一步,所述主后刀面与前刀面之间呈钝角,随着刀头的进给方向切削的孔径逐渐加大,在切削的过程中均分切削量形成较好的切削成型,该钝角一般为91°。
进一步,所述主后刀面与背前刀面之间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1mm,该倒角处理可以很好地减少毛刺的产生。
进一步,所述副刀头的副后刀面两端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为0.5mm倒角之后的副后刀面可以更好地去除毛刺形成更高质量的加工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通过改善刀具的切削面形状及增加去毛刺的副刀头,对加工孔进行加工及去毛刺,依次加工完成,并对所有的切削刃都进行倒角,避免产生加工毛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刀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隆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隆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5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下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婴儿床





